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把高中也纳入义务教育,全国普及高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话题,关于高中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就成为大家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孩子上学的家长,更是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毕竟能够普及高中,减免各种学杂费,也能够省下很大一笔钱。
就在前段时间,教育部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回复。教育部的相关的负责人表示“目前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各地区的差异很大,还没能够实现统一的普及,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地方”。
根据教育部相的回复,笔者分析出三点原因,各位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的时间较短,基础还没巩固
我国从21世纪初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距今还没够20年。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教育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各个区域、群体之间的教育水平还能未能够统一。比如说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利用地方财政的支持,可以普及12年义务教育。但是,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中学的基础建设还没有完善,很难在短时间内,接纳全部的学生,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各地高中的运转。
而我国部分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做好。部分落后地区的学生,辍学非常的严重。初中还没念完,就已经到外面打工。这种现象在四川、贵州、甘肃等省份非常的普遍。因此,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还没有牢固,现在还是需要教育部门加大扶持的力度,让每个学生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高中阶段是选择性教育,保障机制还没完善
我国的高中阶段,都是学生和家长们自主选择的学校,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各地高中的费用、管理等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暂时都很难统一。特别是各地的财政收入不同,对高中的投入也会不一样。现阶段,国家还没有资金建设落后地区的高中,所以这种差异一直存在,这会导致学生们选择学校的时候,更倾向于有完善设施的学校,而其他的学校,则无人问津。
另一方面,关于高中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善。各地的管理方法、收费标准、书籍采购标准等,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讨论,才能够逐步完善。因此,如果贸然实施12年义务教育,那就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以及各种纠纷。
三、义务教育时间延长的方向,还有待论证
很多家长觉得,12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小学、初中以及高中,这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提高全国学生的学历水平,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不仅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增强文化实力;还能够帮助家长节约开支,减轻家长的负担,可以说是有非常多的好处。
而近些年来,部分家长觉得应该把学前教育、小学以及初中归纳为12年义务教育。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儿女的学前教育,家长们想要找到一个好的幼儿园,非常的不容易。我国很多的私立幼儿园,收费也比较贵,这使得年轻的夫妻负担非常的重。如果能把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那也会减轻各方家的压力,让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
针对高中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这个问题,家长们的分歧也是非常的大。有家长觉得要求所有的学生强制读高中,那会造成一定的混乱,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天赋,基本就是一个混混,如果强制上高中,就会破坏高中的学习氛围,影响到正常学生的学习。
而也有家长觉得,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如果没有读高中,心智还没完全成熟,就进入社会工作,会沦为廉价的劳动力,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从社会整体利益来看,让青少年接受一个完整的教育,是非常的有必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0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