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说,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逃避而是要勇敢面对。不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下决心完成任务,要睁大眼睛从各个角度来看待形势。当面对困难需要解决的时候,一定要以诚恳和谦卑的态度,明察秋毫地来审视它。
稻盛先生认为,即使是在最难熬的逆境中,也要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并充满热诚。要拥有开阔的心胸、时时不忘实现自己的目标。把所有的疑虑、负面的想法从心中根除。一个企业家就是要拥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努力和愿意面对无数危难的精神。不要因为接踵而的挑战,就朝负面的方向想,变得悲观而愤世嫉俗。
戈登·麦克唐纳在他写的《上帝赐福的生活》一书中讲述了他于50年代后期在科罗拉多大学田径队的经历,尤其是与队友比尔一起经历过的那些艰苦训练。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个星期一下午的训练,"戈登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还能感觉到当时训练的疲劳。每当星期一下午训练结束后,我总是筋疲力尽,步履蹒跚地走回更衣室。"
但比尔却不一样,毫无疑问,训练对他也是很苦很累的。但每次训练结束后,他却总是在跑道附近的草地上休息。20分钟后,就在戈登冲澡的时候,比尔又把整个训练过程重复一遍。
比尔并不认为自己是学院里最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在他就读科罗拉多大学期间,他从未得过一枚全国大专院校锦标赛的奖牌,也从未被提名为全美杰出人士。比尔说:"我不是伟大的运动员,但我奉行的是'积累'的信念……那就是,虽然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没有取得大的成绩,但做好许多小事却能让你积少成多。"
比尔在大学期间或许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自律和决心得到了回报。除坚持他自己最拿手的跳远和400米跑以外,他还接受其他项目的培训,以便能参加十项全能比赛。靠着坚定的自制力和进取心,这位曾与戈登·麦克唐纳不相上下、毫无名气的运动员最后闻名世界。
这就是比尔·图米,这位十项全能运动员于1984年被载人了奥林匹克的荣誉殿堂。1966年,他创下了十项全能世界记录,1968年东京奥运会又获得了一枚金牌,还曾连续五次获得美国十项全能赛冠军,这一成绩迄今无人能够打破。
使比尔取得如此出色成绩的原因正是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念。戈登·麦克唐纳的思考说明了一切:“我们俩之间的差别就是始于星期一下午的训练。他不畏艰辛,尽最大努力;我惧怕困难,得过且过。”
生命是自己的,想活得积极而有意义,就要勇敢地挑起生命中的重大责任。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提升,也是让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快捷途径。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做最困难的事才能显示你的能力和价值。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抱着付出更少、得到较多的思想行事。工作和人生的因果法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没有不劳而获的。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整个人生之中,不逃避困难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工作时,应该学会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处理这些问题,让自己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只要我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驱策自己不断前进,就会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稻盛先生认为,对于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去面对、接受挑战——这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说,面对困难不逃避,直面应对。而面对困难,我们是视而不见,回避推诿,还是不折不挠,直面应对,这是能否取得巨大成功的分道标。
无论什么事都要有必胜的迫切心情,再加上单纯朴实地对待万物的谦虚态度——就能找到平日可能忽视的解决问题的线索。勇于面对困难,把自己逼至极限。有了这种意志就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孕育出丰硕的果实。正是这种积累,给人生这台戏的剧本注入生命,使之成为现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9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