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看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同样在于细节。
因为真正的教养是装不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
一个细节,体现小男孩的好教养
曾经被网上的一张照片暖到。
一个5岁的小男孩从超市买完东西回来,他前面有位阿姨带着孩子要进门。
可能因为带着孩子,走得很慢。
小男孩提着袋子,抢先走到阿姨前头,推开了门。
但他却没有进去,而是用小小的身体撑着玻璃门,让大家方便进入。
一个人的教养,往往就是藏在日常这些不经意的小细节中。
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好教养,他的背后肯定有一对温暖有教养的父母。的确,只要父母教得好,世上本没有熊孩子。
父母的修养,孩子的教养
父母的教育究竟有多重要?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件旧事。
有次去吃自助餐,隔壁坐着一对母女,小女孩约莫五六岁的样子,吃得很开心。
他们吃完饭,起身要走时,小女孩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盘子,盘子里剩的菜滚到了地上。
小女孩很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妈妈小声说:“妈妈,我们吃完了,快走吧。”
妈妈却摇了摇头,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包湿纸巾,自己拿着一张,递给小女孩一张,说:“我们把掉到地上的菜都捡起来了再走。”
然后,母女俩就拿着纸巾一块一块地把菜捡起来,又擦干净地上的菜汤和油渍。
其实他们坐的位置在角落里很偏,根本没什么人注意到这一幕。
但是那个妈妈带着孩子,一丝不苟地做完了这件事,才离开餐厅。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朋友说过的一句话:父母的修养,孩子的教养。
我们教会孩子礼仪修养,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不是为了让他博取谁的赞赏,而是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约束。就算是一个人时也不要得意忘形不守规则,因为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那双眼睛来自于你自己。
无论人前还是人后,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坚守我们的底线和规则,更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日后扪心自问时,能有底气说一句:“我问心无愧”,能有一份坦荡舒坦。
在这一点上,这个妈妈做了最好的示范。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教养
对孩子的教养,一定要从小开始,并且越早越好。
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教养,其实都是从让孩子养成一些习惯,懂得一些规矩中,慢慢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
1.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就像《镜子》里有句经典台词: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在纸上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于父母。
就像前文中那对母女的故事,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效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教育孩子。
而那些骨子里深藏教养的父母,从来不难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孩子未来成就也离不开好教养。
2.教会孩子守规矩
郭德纲曾说:人活一世是要有规矩的。有礼数有体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约束作用,还能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但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到家规制定中,比如日常问候、门限时间、关灯时间等。
为什么要订立家规呢?
其实,所谓规矩,有时说的就是底线和教养。
郭德纲的家规严苛是出了名的,他曾透露过,即便给父亲打电话,都要站起来。而他的一言一行,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子。
郭德纲的家规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条:
比自己大的称呼要用“您”;
吃饭不能吧唧嘴;
站着不能抖腿;
家里有客要让客人先上桌吃饭;
给客人添饭不能问:还要饭吗?而是问:给您再添点?
严格吗?真严格!
可是在这样教育下长大的郭麒麟,待人接物有礼有节,懂规矩知尊重。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被人称赞有教养。
郭德纲说:我宁愿让他在家里挨骂挨透了,也不能让他到社会上被人骂。
这些琐碎又严格的规矩,如果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是没法养成的。
所以对孩子而言,家长要以身作则。规则一旦成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孩子守规,家长也绝不犯规。
3.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
当然,除了家长的言传身教外,学校的正确引导也必不可少,这也是家长们拼尽全力都要送孩子去好学校的重要原因。
一个好的学校,他要教会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才艺,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孩子们知礼、懂礼、有礼,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爱的米娜凯威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着重培养孩子的内外兼修,锻炼孩子在礼仪、艺术、运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让孩子有教养。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给孩子好的环境和教养。因为你今天舍不得教养他,不让他养成良好教养,总有一天他会被社会狠狠教育。
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养。家长的模样,就是孩子的模样。
穷养、富养都不如让孩子有教养、有规则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8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