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我所在的一个宝妈群,热烈地讨论起了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问题。
我相信有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在正式上小学之前,就是以玩为主,不要提前教育,只要他能过个开开心心的童年就好了。
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呢?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日都能从网络上,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育儿理念,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其中之一。
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件很美好的事
就我而言,关注过的很多公号都讲过这个问题。之所以不想让孩子提前学习太多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都接收了这样的信息:提前教育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并且提前学过的知识,等到上小学再学习时,因为自己会,孩子容易自满,变得不专心。
连我那不爱看书的老公也说:“上幼儿园不教东西才好呢,就是要让孩子玩,要不然他提前学会了,等到上了小学再教,他就不专心好好学了。”
教育部规定,禁止幼儿园教授拼音认字等知识,小学要做到零起点教学。
可是群里好几位带过俩娃儿的宝妈,都对我们说:千万别相信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什么都不要让他学,要不然等孩子上了一年级,得累死你!
提前学知识和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也可以不冲突
02
累是最可怕的吗?
虽然教育部有规定,但是真正严格执行的有多少?真正孩子上了小学的父母应该都知道,学校并不能完全做到零起点教学。往往一年级的老师在教拼音、生字、十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求熟练掌握,并且进度也快。如果孩子完全零基础,一旦跟不上进度,在班上挨批,那将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这才是家长们最担心的,谁也不想让孩子刚上起跑线,就开始泄气了。
作为家长,最怕孩子在学习上失去信心
03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到底该不该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呢?
我家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在偶尔看电视的过程中,一来二去就会唱abcd英文字母歌了,当然他的发音并不很标准。然后他老是唱,我就给他买了套英文字母卡片和数字卡片。结果他非常感兴趣,喜欢一张一张拿着来问我:“妈妈,这个上面是什么?”
后来英文字母认得差不多了,数字也全认识了,还开始认两位数的。
从那以后,比如看到哪个衣服或者包装上有英文字母,他就喜欢指着认;上个楼,楼道里的楼层提示,他也一个个挨着念。
想要孩子喜欢上学习,我们可以让这件事变得有趣起来
如果严格按照零基础入学的思想,孩子来问我,我是不是也应该拒绝?
所以,我认为我们当然可以教孩子一些东西。
04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越小,他的学习能力越强,吸收能力也越强。他们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所以,如果在这个时期内,我们能够对孩子进行些良性教育的话,孩子也会加速吸收。
但是这和所谓的提前教育是不同的,我们在给孩子进行知识的输入时,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 不要抱功利心态。
有的父母会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成果,就会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比如有的父母喜欢攀比,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背多少首唐诗,回来就要求孩子也照背;要求孩子每天必须认识几个生字,学不会就罚等。
这样孩子不仅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且会伤害亲子关系。
父母功利心太重,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热情
- 尽量做到寓教于乐。
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上台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数数有多少级;可以让孩子自己拿钱去买东西算下账;带孩子出去玩的路上可以轻轻松松地给孩子背首诗等。
父母用心的陪伴和引导,会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因为学习具有“情境性”,学习过程中孩子体会到的情绪,会和学到的知识一起储存在大脑中。
如果孩子是在一个很轻松、很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的知识,那么就会加深他的记忆,也会增加他主动学习的兴趣。
所以,孩子在幼儿阶段,虽说是以玩为主,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我们当然可以教会他一些知识,不过尽量做到寓教于乐。比起生硬的输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为重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2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