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慧
西溪叠巘,水墨丹青,勾勒出浙江大学新画卷。12月12日下午,浙江画院画家们一行走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一场特别的“我的中国梦 文艺进万家”——浙江画院艺术家小分队走进浙江大学现场创作活动引起师生们的关注。
杭州美的不只是西湖,还有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党工委书记罗长贤介绍,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新世纪浙江大学投资新建的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大学校园——紫金港校区就位于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
下午时分,冬阳和煦,浙江美协副主席、浙江画院院长孙永,以及池沙鸿、茹峰 、石君一 、罗剑华 、赵跃鹏、吴扬 、余昌梅、姚晓冬 、罗小珊 、林爱国 、王凯 、宋帅、邹俊豪、许军、卫英等艺术家们,一起参观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新貌。在与师生们座谈时,画家们在了解学校历史和教育状况的同时,也激发了师生对传统中国书画艺术的兴趣。师生们纷纷表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这次我们来,主要是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量身定制精品力作。”院长孙永表示,一代大师陆俨少先生创办的浙江画院今年正值35周年,拥有老、中、青三代画家。今日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希望画院画家们创作的作品能为学校的陈设补壁,丰富校园环境,为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一些艺术的律动。同时,也为当代美育的提升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也是浙江画院长期以来贯彻“感恩人民回报社会”的具体体现。
翰墨求是,丹青飘香。画家们汇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挥毫泼墨,游龙走笔,现场创作。一幅幅山水、人物,花鸟尽现眼前,
这边绘画,那边书法。
浙江画院院长孙永为师生们还专门书写《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赵雁君书写的一个个大写的“福”字,仿佛映照着师生们的美好未来。
除了个人擅长的创作外,画家们还为学院专门创作了《溪山秋兴》巨幅画作。望着创作现场,孙永感言:“到人民中去,到实践中去”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也是自觉践行“走亲连心三服务”的最好课堂。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画家创作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浙江画院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文化惠民、艺术普及的活动,也是自觉践行“三服务,强四力”的新使命。
在作品捐赠仪式上,当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从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雁君手中接过浙江画院画家们现场创作的作品时,浙江大学的师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院长孙永认为,时至今日,浙派的中国画艺术是唯一以整体意识出现的、难得的一个响当当的画家群体——他们在艺术风格的探索,笔墨程式的应用,意境水准的定格,人文性格的需求上高度一致,在全国独具优势。此次专门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特别创作的精品,无疑具有重要开创意义,也期望此次活动能将浙江大学的校风与美术完美融合,迸发出创新美育的亮丽火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2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