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智慧则是内涵的,是我们对无形事物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备,你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认为知识和智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因为他相信知识的巨大力量,知识不仅能战胜人生对未知的恐惧,而且能成就伟业,创造人生奇迹。正如有人曾说的:“愚笨和不安定产生恐惧,知识和保障却拒绝恐惧。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了不起的海伦凯勒还曾告诉我们:知识给人爱,给人光明,给人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就有战胜人生恐惧的力量。
知识总能给黑暗中的人们以生活的勇气。知识给了苦难中的人们以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总能让人们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并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
洛克菲勒不仅将知识看做是战胜恐惧的力量,更将知识视为财富。他对知识有着无限的渴望,这或许正是洛克菲勒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知识一旦获得、拥有,就是一笔永远不被劫走的财富,但知识毕竟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财富,要将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财富,就要靠智慧,智慧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智慧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才能累积。一个人或许学识渊博,但他不一定是智者。
有一段时间,小洛克菲勒非常爱读书,他想借此拓宽他的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他看的书中大部分都是小说,洛克菲勒觉得有必要对儿子加以引导。在给儿子推荐了几本书之后,小洛克菲勒说:“可是,我最不爱看那些旧得发霉的书。”
洛克菲勒摇摇头,对愁眉苦脸的儿子说:“约翰,你要知道,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智慧则是内涵的,是我们对无形事物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备,你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读书的量即使很多,但是如果只阅读小说,你或许会觉得可以让你得到宽慰;你或许会觉到阅读非虚构性作品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但是奇怪的是我在阅读非虚构性的作品时,从未感觉到它除了轻松还有什么其他感觉。而且,在这个世上必须学习的东西实在太丰富了,比小说更加让人感兴趣的事实多得无穷。想起这一点,你就会自然觉得阅读某某某的白日梦时何等浪费时间。”
洛克菲勒对儿子说,从书中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必要的知识,但是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你必须动用你的智慧将他们转化为实际的财富。
洛克菲勒很清楚智慧与知识之间的区别。他的想法是,只有能够创造财富的人,才真正拥有智慧,也就是说,能够运用在世间让人赚钱的智慧,才是真智慧。
如果一个人拥有高学历,高学位,可他却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赚钱,那么这个人最多就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而不是智者。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原本一贫如洗,即使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如果他能够靠自己的本事致富,那么这个人同样值得人尊重,洛克菲勒认为这样的人才真正拥有了赚钱的智慧。
拥有知识,但是如果不将知识充分的运用出来,那就等同于没有知识;即使拥有的知识不多,但是如果能适时的运用,充分的发挥,那么这样的人远远比满腹经纶,纸上谈兵的人值得人们尊重。
洛克菲勒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知识转化为手中的财富。
“智慧的人应该知道金钱的价值,不应该和金钱脱节。没有金钱的智慧是没有用的智慧,简直没有什么价值。只有让智慧和金钱结合,智慧的价值才能在现实世界中显露出来。”
洛克菲勒在宴会上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他觉得其中很有深意。
在一个偏远的村落,那里的医生给人看病都不收钱。因为当地的人们认为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拯救人们于病痛之中是他们应尽的职责,收费是遭人鄙视的。
那里的医生们只能在大街上摆上一个箱子,来往的行人募捐。然而当地有一位医术十分高明的医生却制定出了详细的价目表,并公然张贴出来,向患者收费。
这在当地无疑是一个重磅新闻,人们纷纷指责他,认为他不配做医生,亵渎了医生的职责。但是这位医生对这些指责毫不在意,他说:“不收费的医生肯定是不值钱的医生。”而最终这位与众不同的医生凭借高明的医术发了大财,而人们也由最初的职责变为钦佩,钦佩他高明的医术与聪明的头脑。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贫困,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智慧用来创造财富。知识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洛克菲勒看来,如果不把知识转化为金钱,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读书、学习知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应该获得知识的时候,不刻苦努力,将来肯定会后悔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怀抱希望,不断奋斗。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能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知识是光明的,无知是黑暗的,知识就是走进光明的最好通道。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欢迎您在留言区交流。您的认可和鼓励,是我们精进的最大动力!恳请您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不胜感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