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变态”的日本人:硬核教育的本质都藏在幼儿园里

“变态”的日本人:硬核教育的本质都藏在幼儿园里

用心教育,是全世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让孩子成长?也许《他乡的童年》这部豆瓣评分9.2的纪录片能给出答案。片子的第一集探访了几所日本幼儿园,探寻日本教育的内核。

“教育是生活中的一切,童年掌握了种种秘密。”

运动至上

纪录片中大阪的莲花幼儿园,一大早,老师就在平整操场,用工具把细沙均匀地平铺在操场上,薄薄的一层。

这所幼儿园在过去的60年里,一直坚持让孩子们赤裸上身锻炼身体,一年四季都如此,即便是严寒酷暑。今年4月,迫于舆论压力,才终止了这个传统,但仍延续光着小脚在沙地上奔跑嬉闹的传统。

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做操,活动身体,一起青蛙跳,然后钻过低矮的绳子。无论男孩女孩,都有老师引领、鼓励着爬杆,这或许最好的诠释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独立个性,习惯养成

日本人的个性里有着不愿意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一面,主要是因为日本教育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4岁的孩子,早上起床后,独自打开水龙头洗脸,因为个子太矮了,还要站到小凳子上。换下睡衣之后,也会耐心折好。

幼儿园里,即便是只有两三岁的孩子,也是自己拿背包、挎包,父母不会帮忙。

自己换鞋、收拾玩具、自己端饭、用筷子吃饭、然后收拾餐具、大家一起把碗筷抬走。

独立性是培养孩子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学会在没有家人和老师帮助的时候,遇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也正是精神独立的开始。

瑞思的孩子们也从细节将独立性贯彻到底,来到教室,将自己的水杯,书包摆放得整整齐齐。

你负责画画,我负责剪纸,课上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式学习,课后将物品归放整齐。

注重细节

日本人的自律精神,来自于各个细节。

教室的门特意做成没有办法自动关上的,冬天的时候,离门近的孩子会说冷,所以最后进来关门的孩子就会回来把门重新关严。

进门的地方,每双拖鞋下面都印有一对对脚印,让孩子们知道拖鞋要摆正,从细节上帮助孩子们养成整理的习惯。

幼儿园草坪边的水龙头,下面完全没有水槽。为什么?因为,没有了下方的接水槽,孩子们打开水龙头洗手时,水流四溅,会弄湿自己的脚。这样大家就会自觉意识到,水龙头用完要赶紧关掉。

孩子们乖巧地排成一列有序上厕所,洗手,自律意识棒棒的。

回归自然

诺贝尔奖代表着全人类的最高智慧。日本自第一次斩获诺贝奖以来,累计已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

日本化学家吉野彰和美国两位化学家共同摘得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这或许和日本从小亲近自然,热爱探索的教育有关。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很多人都提到自己小时候跟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


日本很多幼儿园的设计,都是贴近大自然,创造自由的氛围。比如以独特的圆形设计闻名东京藤幼儿园,园区全开放的设计,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

在这里,没有滑梯、秋千,没有高大上的玩具,孩子们完完全全回归自然,创造出很多独特的玩乐方式:比如种菜,捕虫,甚至是爬树。

让孩子们先观察、触摸、感受、思考,最后在探索中自主寻找答案。

比如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小时候在海边玩,因为水母会发光,他觉得很好奇,长大后就研究了二十几万只水母,一解他童年时的困惑,最终因为发现荧光材料而获得诺奖。

小时候看到什么,接触什么,对长大后的认知有深刻的影响。


自然栖息地、垃圾分类、动物皮表覆盖物、宇宙星球······在瑞思科学课上,孩子们会接触丰富而有趣的主题,最大限度地回归,探索自然。

瑞思英语学员自然科学课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实验,科学观察,设立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继续探索,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英语思考,表达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用心

国情不一样,日本的教育模式,我们不一定要全盘照搬。

但日本的硬核教育,最根本无非就是用心,用心教育下一代,并一直着眼于未来。

✔专业老师:课后用心准备课件,亲手制作教具,耐心辅导孩子作业。

✔SA学习规划师:关注每一个孩子课程进度和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分析规划出适合孩子在瑞思学习成长的整体方向。

✔后勤:维护秩序,保证安全,教室整理杀菌,关注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们快乐学习做好基础准备。

教育很多时候要兼顾那些眼前看不见的成功,分数看得见,名校看得见,而健康的身体,独立的个性,坚韧的精神,这些成果虽然眼前未必看得见,但它们才能推动孩子走得更远。

关注,看更多英语育儿干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648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