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第12代卡罗拉就要上市了。这是今年继亚洲龙、全新雷凌、威尔法后,丰田在华推出的第四款TNGA架构下的车型,而全新RAV4也将在10月上市。让人不禁感慨,丰田推出新车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这要归功于丰田的TNGA架构。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一直以来,中国车企都学着德国车企的平台化生产模式,是不是跑偏了?如果一开始我们研发的是架构化而不是平台化,在当下车市下行中还能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好在,有一家中国车企已经看到了架构化下的明显优势。吉利于今年推出了首个中国品牌BMA架构。
架构化是不是平台化?
在丰田TNGA架构、吉利BMA架构出现前,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大众的MQB平台、奔驰MFA平台、宝马UKL平台等。好处在于车企只需要针对不同定位的车型来改变轴距或者车身设计,从而大大降低了研发周期和测试成本。
事实上,架构化的思维模式与平台化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架构下的生产模式是将一个完整的汽车结构分成几个模块,按照车辆不同的定位需求,分别装配零部件,然后再将各模块组装在一起的整车研发系统。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车型的多样化、缩减开发成本,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了产品的更新速度。这对于车企用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来说至关重要。
消费者能从架构化中获益什么?
以吉利BMA架构为例。通过吉利BMA架构所打造的车型,在最初的研发、配零部件以及生产过程中节约下来的成本和时间费用,会直接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上。比如,目前星越的指导价为13.58万-21.68万元。如果星越不是基于BMA架构下生产的,也许起步价会突破15万。
其次,同一款车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变多。吉利星越有涵盖传统燃油、轻混、插混3种动力组合共11款车型;全新雷凌有1.8L混动和1.2T两种动力共10款车型;全新卡罗拉计划前期推出燃油版、双擎版共8款车型。
还在去年的时候,车企上市新车虽然会推出十几款车型,但很少会一下子推出两种或以上的动力。对于想买混动、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来说,即使喜欢也不会考虑购买。吉利BMA、丰田TNGA就很好的解决了消费者这一方面的顾虑。
小结:
丰田的成功与其品牌、产品力有关,但TGNA架构让其更上了一个台阶也是事实。如此,吉利也会依托BMA架构实现品牌的飞跃。
不是说平台化模式不好,而是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还不够。经常关注车市的消费者应该能发现,基本上一款车型要是换新或换代了,它的同级别车型很快会有所动作。因为市场是始终变化的,市场不会等你,稍微比别人慢一点就会被淘汰。架构下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产品更新速度加快,这在当下汽车市场中占绝对优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