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唐大侠》
有一位父亲,
当我们陶醉在灯红酒绿的喧嚣,
他在黑与白的世界中孤独老去。
把孩子喂养成人,把自己喂养到老。
在安徽蚌埠县有一位75岁的老人,他独自生活了十年。在这儿十年的时间里,他眼睛看到的生活就像三十年前农村电视机里的影像那样单调,那样黑白分明。而30年前的黑白电视机前总有一家“团圆”,三十年后,却只剩蹉跎的背影独守空房。
时间一长,他越发的孤独,越孤独,也就越发的麻木,而麻木到了骨子里,便无所欲求。没有追求和目标,终于被这个世界的亲人遗忘的一干二净。而亲人对他的遗忘,因为他的无所欲求而变得理所当然。
干枯的皮囊之下,了无生趣的晚年。
老人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白纸上一条灰色纤细的线条。早晨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起床做饭。天气热的时候,会烧点稀粥配点榨菜和馒头,天气冷了,就热一热前一天吃剩的饭菜。除了吃和睡,因为年迈,只能在集市上闲逛,除此之外,就坐在门口抽烟或发呆,要不然就是看一会儿电视。
这是老人全部的生活。他用尽一生的力量和智慧,把承载着一家希望的儿女用双手托向更高的天空,而自己只能在原地仰望。与其说是他在赶集消磨时光,不如说是徘徊在人世间的灵魂不知归处。与其说是独守空房,不如说是深陷牢笼。
被自己十年的“老伴儿”熏黄了门牙
老人喜欢抽烟,抽很普通的烟,一抽抽了五六十年。以前是干农活累了,坐在田埂上,看着翻新的泥土和明天的收获偶尔抽,现在是一天抽两包,不管看见什么都想抽,基本不间断,就像刻意用烟雾去迷惑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一样。大家劝他少抽一点儿,可是,他一不喜欢打牌,二不喜欢溜达,整天坐在家里,除了陪伴他大半辈子的香烟,他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可做。如果没有任何一个感官还有一丝慰藉,他可能都不记得自己还活着。于是,他还会继续把烟抽下去。
在老人门口有一块石头,他坐了10年。自从20年前,孩子外出打拼,他就一个人在家,等到孩子结婚,孙子上学,他的人生就被终结了。于是,他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荒凉村落的景象,总有坐在门口石凳上抽烟的老者,面无表情的沉默着。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总会觉得这些村落和家庭凄凉败落,却不知是城市的繁华榨干了他们所有,或者被夺去了所有,没有回报。
我们身边总不缺吃喝的朋友,但他一直孤身一人。
当城市华灯初上,农村已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当我们衣着靓丽的走进酒吧,他们已经在沉寂中睡去。老人说,一开始,他并不习惯这种孤独,但是,“说实话,会孤独,但时间长了,也就真的无欲无求了。如果说我现在最大的想法是什么,那就是希望儿孙们在外一切都好,而我能吃饱吃好多活几年。起码有我在,儿孙回来有个奔头。我没有埋怨过孩子们,因为生活不易,他们得吃饭上学,如果陪在我身边,那就什么指望都没有了。面对生活,尽管无奈,那又能如何呢?”
一身沧桑,满心无奈。
在家人面前,我们总有无数个充分的理由在外逍遥,总有无数个理由拒绝与他们沟通,也总有一天,我们也一样面对孤独。只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了浸泡了太久,还是否能向老人一样看淡生活的无奈和残忍?这是一个问题。
璀璨的城市背后有无数孤独老去的父母
我们仍然年轻,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时候,也需要挤出时间去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父母的付出和需求。他们不再年轻,仅剩的时间里充满了变数。这使他们更加希望与你相见。
曾经有一个叫亚度尼斯的希腊年轻人,因为与家人心生隔阂而外出闯荡,当他鼓起勇气和决心,带着自己的未婚妻再次回家,希望父母出席他的婚礼时,他的父亲却早已离开了人世。而父亲临死前,手中一直紧握着一张全家人的合照。年轻人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生前对他的思念,痛苦难当,从此,他每个月必做的事情就是回家,每个星期必做的事就是给家里打电话。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隔阂 !
一生能为你不惜一切的人,除了父母,你可能再也找不出其他的了。他们对你的付出和理解,远不止我们想象中的一二,不要让所有的感恩和思念都留在人去以后。
来 源:唐 大 侠s/“文 东 纪 实 影 像 ”/ 网 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6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