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百姓:天大旱,请救灾!官员:胡说!我家树上还有树叶,哪里旱了

百姓:天大旱,请救灾!官员:胡说!我家树上还有树叶,哪里旱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唐朝奇葩官员的糗事。

这个人叫崔荛,字野夫,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唐宣宗大中二年,崔荛进士及第,正式步入官场,历任尚书郎、知制诰、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

崔荛这个人能考上进士,说明头脑还是比较聪明的,尤其擅长诗词歌赋。而崔荛自己也是自命清高,以风雅自居。他每天上班,除了喝茶看报之外,就是谈天论地,评古道今,又或者吟咏风月,品鉴人物。这家伙长得也挺帅,天天捯饬得仙风道骨,跟神仙似的,堪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典型。

后来,崔荛被任命为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观察使。地方官事务繁多,而崔荛唯恐天天干这些琐碎事影响自己“清高”的气质,所以对具体事务一概不问,全都交给下属去办。

当时已是晚唐时期,朝政混乱,河南、山东一带农民起义不断,陕州境内也是水旱灾情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这些事都跟崔荛无关。他整天还是喝茶赏花,看书闲谈,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唐咸通十年(868年),陕州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颗粒无收,老百姓没法,只得去找长官崔荛诉苦。崔荛很讨厌这些蓬头垢面的灾民,就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树,漫不经心地道:“一派胡言,这棵树上还有树叶,哪里就大旱了!”说罢,令人将报灾的百姓拖出去打了几十板子,赶出了衙门。

老百姓们一见当官的不仅不赈灾,还无故打人,当时就炸了,一起聚在崔荛的官邸前抗议。加上崔荛平时不理政事,手下人趁机偷奸耍滑,克扣粮饷,搞得军队里也是怨声载道。终于有一天,士兵发生哗变,拿着刀枪嚷嚷着要找崔荛算账。崔荛整天就知道吟咏风月,哪见过这等阵势,吓得赶紧换上短衣小帽,从后门跑了。

崔荛一路逃跑,口渴的不行,只得到路边一户人家去讨口水喝。结果这户人家一看,哎呦,这不是只知道看树叶的崔大人嘛!于是就找了个破碗,往里面撒了一泡尿,端给崔荛喝。

崔荛渴得嗓子冒烟,端过来就喝,喝着喝着才发觉不对劲儿,哇的一声又吐了出来。主人家笑道:“哎呀,不好意思,这天太旱了,水里碱太大,您就将就着喝吧。”

崔荛又羞又气,赶紧离开这户人家,谁料想刚出门,就被随后赶来的士兵们摁住了。大头兵们个个凶神恶煞,这个说要活剐了他,那个说要用油锅炸了他,把崔大人吓得魂不附体,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哪里还有半点平时风雅的样子?

士兵们看崔荛“态度”还可以,就没杀他,而是给他剃了个阴阳头,把他往大街上一扔就不管了。

陕州的事情传到了长安,朝廷也对崔荛早有不满,就趁此机会把他观察使的帽子撸了,贬为昭州(在今广西桂林境内)司马。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47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