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有一种胆战心惊叫“你妈喊你全名”,怎么称呼宝宝名字,你会吗?

有一种胆战心惊叫“你妈喊你全名”,怎么称呼宝宝名字,你会吗?

乐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最近,乐乐的老师发现,每当被老师点名时,乐乐都会显得非常紧张,有时候甚至浑身一抖,像是进入戒备状态的小刺猬。老师将这种情况反映给乐乐妈妈,乐乐妈妈经过反思,终于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喊她全名的原因。平时家里人都习惯了喊乐乐小名,而每当生气的时候,乐乐的爸爸妈妈都喜欢很严厉地喊她全名,导致现在乐乐一听到自己大名就条件反射地想到自己要挨批评,不自觉地开始紧张。

在宝宝降临这个世界之前,父母都会准备一个或多个动听又饱含深意的名字,代表他们对新生命寄予了美丽的厚望。在宝宝还小的时候,父母还会给他们取一个乳名,平时亲昵地称呼乳名,更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名字不只是一个称呼,它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怎么称呼宝宝大名和乳名也很有讲究,如果没叫对,可能会让宝宝因此变得敏感自卑。

不合适的称呼会让孩子敏感自卑

1、标新立异的名字是个性?别让孩子长大恨你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喜欢独特,在给孩子取名时总是想要起一个响亮霸气的名字,好让自己的孩子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标新立异的方式各不相同,于是00后、10后们的名字越来越千奇百怪。

有人刻意起一个霸气的名字,像什么谢祖龙恩、是朕、高富帅这种亮瞎眼的新潮名字层出不穷。

也有人名字里全是生僻字,不翻字典你都喊不出口,比如,马騳骉、禤靐龘、吴龑赟等。

我有一个同事,身份证上显示的名字里有一个生僻字,是一个“韦”加一个“华”字。因为电脑系统无法录入这个字,他的所有账户都以繁体的“韡”字代替,这就导致了他的所有账号姓名与身份证上不同,给他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他每次买火车票都不能网络购票,只能吭哧吭哧跑到火车站去人工窗口现场购票。前段时间他买房需要贷款,申请了4、5个银行都被拒绝,原因不是征信有问题,而是因为账户名字与身份证不匹配。后来他好不容易搞定了贷款,房子要过户了,再次因为名字问题,他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开具身份证明,整个过户流程比正常多了将近半个月。

孩子可能因为这些奇葩的名字而在学校成为同学嘲笑的对象,也可能因为极具个性的名字,为将来的生活带来众多不便。

2、生气就喊孩子全名?小心留下心理阴影

曾经有网友调侃,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最恐怖?当你妈喊你全名时。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像中国的家长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就会怒气冲冲拔高音量大喊一声孩子的全名。于是有些孩子可能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做错了什么,就会战战兢兢地唯唯诺诺地走到家长面前,接受家长劈头盖脸的指责与批评。

这种情况下被喊全名,孩子的内心是充满恐慌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生气,但是他们知道,接下来可能要挨骂甚至是挨揍了。久而久之,孩子会错误地将父母这种气氛的情绪与自己的全名联系起来,以致于不论什么场景,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联想到自己是不是又做错什么了,自己是不是又要挨骂挨揍了,于是就变得紧张、恐慌,乃至留下心理阴影。

3、正式场合喊孩子乳名?当心令他无地自容

记得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回答,作者说当他离开村里到镇上上初中时,有一天早上走得匆忙,将一本书忘在家里了。那天上午正上着自行课,他的父亲带着他的书本来到教室外,中气十足地喊,“二狗子,俺给你把书拿来了,快出来。”在全班炸锅的哄笑中,他红着脸低着头,慢慢地接过父亲手中的书。从那以后直到毕业,“二狗子”成了陪伴他2年多的唯一称号。

作者在最后说,他宁愿父亲从没出现在教室外面,他宁愿那天上课没有书,也不愿再去回想那样的耻辱。

有些家长平时习惯了唤孩子的乳名,不管在什么场合,便脱口而出喊乳名。但在孩子看来,公众场合尤其是正式场合被唤乳名,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有失“面子”。尤其是一些爸爸妈妈给孩子起的乳名并不是那么文雅,那么在同学、老师或者不太熟的人面前,孩子会觉得无地自容。这将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

如何正确称呼孩子?

1、首先,要慎重给孩子起名

俗话说,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授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因此,父母给孩子起名一定要慎之又慎。

(1)千万不要为了图一时的有趣,就给孩子取一些出格、搞笑的怪名。什么黄埔军校啊,方向盘啊,史珍香的。孩子长大一定会想要改名的。

(2)不要太繁琐的生僻字。大多数的生僻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笔画繁琐。看过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小朋友名叫龖砉龘,期末考试时拿到卷子,他便开始往卷子上写自己的名字。写完一看,这次卷子全都会,很简单。正准备提笔写,交卷的铃声响了。当然,笑话有夸张的成分,但这也确实是一些名字繁杂的小朋友面临崩溃心理的真实写照。

(3)不要烂大街的名字。以前10个人走路上,被砖砸死的有9个半名叫小明。而这一代的小朋友父母们似乎对“梓轩”“子暄”“紫萱”这样的名字格外地情有独钟。我侄子的班级35人里面有4个叫“子轩”(同音)的,还有一个“芷萱”。

其实起名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通俗易懂、意境美好。爸爸妈妈们可以翻翻《辞海》、《康熙字典》,或者看看《诗经》、《除此》来获得一些灵感。

2、其次,按场合而不是情绪区分大小名

在这里一定要提一句,孩子虽然有大小名,但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区分如何使用则是家长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小让孩子明确,大小名是按场合区分的。例如,在家里的时候,家长通常亲昵地称呼乳名,相反,到了公共场所,尤其是有熟悉的人在场,例如是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唤宝宝大名更显示出对宝宝的最尊重。

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让孩子把名字与父母情绪联系上。当家长直呼孩子全名大吼大叫时,只不过是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以为大声喊宝宝全名,他就可以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孩子如果不知道错在哪,在看到父母这么生气便不敢问,同样的问题周而复始,将永远得不到解决。并且,孩子只会知道当父母喊全名,自己就得挨骂挨打。

因此,不论父母是高兴还是愤怒,当在家里的时候,可以一以贯之亲昵地称呼宝宝的乳名,而到了公共场所,就尽量将孩子当做成年人一样地平等对待,喊孩子全名。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家长应该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式来称呼宝宝,一旦称呼错了,可能对宝宝造成长久的心理阴影。



我是贝小壳,一名伪90后宝妈,关注我,每天一起学点育儿知识,让我们和宝宝一同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012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