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一身中规中矩的着装,鼻梁上卡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手里拿着教鞭或者粉笔,更或是教材,嘴里念叨着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这也许是我们以往印象里的老师。
可是有这样一位老师却不同凡响,他就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晓琮老师。
开挂人生不需要解释
王晓琮老师被同学们称为"神一样的存在",那他到底神在哪里呢?
王晓琮老师出生在黑龙江双鸭山的一户普通人家,14岁考入北大少年班,四年之后又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记得有一次去法国交流学习,因为不会法语,无奈他只好背下一部法语字典。
毕业后进入哈尔滨理工大学任教,在课堂上他从不带教材,因为所讲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从线性代数到概率论,哪怕是更为复杂的微积分,王老师都能精确口算,除此之外王老师还精通外语,所以有时还会全英文授课。
美国每年都会举行数学建模大赛,哈理工每年都会组织人去参加,当然王老师次次都是领队老师,而且美国人只要听说是他担任指导老师,就会马上开会研究如何保住第二名。
如此人生,难道还没开挂吗?
高贵的品格,低调的人生
可是你知道吗?神一般存在的王老师,却低调非常。
王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我们都知道大学的课程成绩是60及格,所以有很多老师一旦看到学生的成绩达到59分了,就会直接四舍五入的让学生及格算了,也就不难为学生了,可是王老师的学生经常因为59分的成绩不得不参加下学期的补考,也就是说在王老师那里,一分都不可以马虎!
在生活上王老师夏天穿塑料凉鞋,冬天就穿黄色胶鞋,吃饭只在学校的食堂吃,并且吃完饭还要把盘子舔干净,这一场景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那些苦难的岁月,那时人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可是偏偏就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王老师却依旧"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难道是王老师的收入不能支撑他的生活吗?其实王老师的工资完全可以满足他的物质生活,只不过他用这些钱资助了很多的贫困学生,为了这些贫困的学生能够念得起书,所以他就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标准。
这些事迹一经披露,就有很多家媒体记者想要采访这位"世外高人",可王老师直接了当的跟学校领导们说:"如果你们允许这些媒体记者来采访我,那我马上就辞职!"
真可谓是高贵的品格,低调的人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在王老师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不得不感慨,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能有像王晓琮这样的如清风,似清流的老师,当真是时代之幸,学生之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7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