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对于长轴距车型的喜爱,刺激了品牌厂家对于各旗下经典标轴车型的更新迭代,所以一个个标轴车型逐渐被“L”所取代时,不免让爱车的人感到惋惜,加长,等于牺牲运动性。
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对于新3系来说,即使在加长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舒适性调教,消费者依旧会觉得其运动,而奥迪A4L在取消了之前的托森差速器后,其驾驶感受依旧偏运动。运动这一词语本来就相对主观,对于大多市场消费者来说,外观好看,动力够强,能够转向精准,就是一台十分运动的车型。
而新捷豹XEL,更能够算得上是一台不折不扣的运动车型。
纯粹英国设计,真香!
论设计功底,有两个国家的人在这一项技能上可以得满分,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意大利人。
这两个国家的车辆设计还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意大利人不用多说,设计以优雅为主导,一切的运动以及实用性,都在这一选项之后。而英国人的设计则偏向于绅士,无论是路虎还是捷豹,都很容易联想到车内下来的是一位西装笔挺的绅士,而且是杰森斯坦森那种,带了些坏坏的感觉。
如果说老款的设计是一个坏男孩,这次新XEL的设计就更像是杰森那种坏坏痞气的绅士。
这次捷豹推出了两款外观的XEL车型,优雅版和运动版,本次试驾的车型则为运动版。以运动版为例,车头处相较于老款,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大灯的造型,捷豹在大灯上的设计要逼死强迫症患者——其并没有采用全直线的设计,而是在上眉处突然转为曲线设计。而前脸依旧是采用了豹嘴设计,下方保险杠两侧采用了类似于机翼的破风板,配合黑化的格栅,使得前脸上去更立体,突出了运动气质。和老款车型相同的是,正面的右下格栅是封死的,左边是镂空的,里面可以看到散热器。
而从侧面可以明显看出,捷豹XEL采用了“跑车设计”——长车头,短车尾,如果不是因为有四个门,很容易就将新XEL认成F-TYPE。也是因为这样的式布局,新车的前后配重比达到了50:50的黄金配比。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宝马3系的前后配重比也是这样,这也很容易将两车作为直接竞争对手。
车尾最明显的变化是尾灯和保险杠造型。尾灯在老款细长的基础上更扁平,最下方也减掉了多余的赘肉,形成了一种更加流线型的样式。下方保险杠增加了运动化的包围,比老款平庸的车尾增加了一些动感。
动力强悍?更该说稳中求动
事实上对于开惯了大马力车型的人来说,很难在30万级别的民用车上找到动力强劲的感觉,所以即使品牌方在车型讲解时说自家车型动力多么强劲,也只能够做到“相对强劲”,毕竟大马力车不是谁都能驾驭,对于车辆的舒适性也会有很大影响。
与其说是强悍,不如说是“稳中求动”。
新车动力总成依然是高低功率的英杰力(Ingenium)2.0T发动机,此次试驾为高功率2.0T车型,发动机最大马力250匹,最大扭矩365Nm,匹配来自ZF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从数值上来说,其动力在同级别算是中上水平,在其之上还有阿尔法罗密欧的Guilia,奔驰C300L以及奥迪高功版的A4L,故能够想象其动力表现并不会十分强劲。
在实际驾驶时,也确实如此。舒适模式下,由于其涡轮介入很早,所以车辆在在很长的一段提速区间都表现出线性、沉稳的加速。而深踩油门时,发动机转速会瞬间拉高,ZF的变速箱会先进行一段降挡,此时如果继续给油,会进行二次降挡,驾驶者会感受到两次推背感。
而在运动模式下,与大多车型一样,转速会保持在2000rpm,油门的调教也相对敏感一些,但绝对不是“触电式”,而更像一位刚进行过热身的长跑运动员,不会跑太快,但是却可以持续保持同一状态的动力输出。
这是“动”的方面,而其另一特点就是稳,即使是后驱车型,也依旧能感受到这台车的稳,这种稳一方面是来自于车辆的扭矩矢量控制。实际测试中,在110km/h的速度进行快速变道,后轮产生了明显的胎响,但并没有出现失控的情况,后轮的动力输出被限制,最终车辆可以很稳的进行变道。
而另一方面,这种稳是来自于车辆的变速箱。ZF变速箱在整个驾驶过程中都很听话,并没有出现顿挫、闯动的情况。即使切换到手动模式,2、3、4挡之间切换也一样平滑。此外这台ZF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降挡和升挡都非常迅速。
内饰类似极光,科技感提升
这篇文章没有说隔音和内饰,因为整个试驾阶段都偏向于把车辆推向极限,以及感受方向盘上传来的底盘完整性,所以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感受装饰性的东西。不过新车的内饰还是有所提升,由曾经的旋钮换挡变成了机械挡杆,整体内饰和全新路虎极光类似。
而新车采用了5屏联动,新增了HUD显示仪、空调液晶板和流媒体后视镜,总之在科技感上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新捷豹XEL是一台看一眼就会被吸引住的车辆,抛开所谓的后期保养和概率性问题不谈,新捷豹XEL足够撑得起运动型家用轿车的称号,其身上的优点,足够让驾驶者忽略其缺点。如果有30万元预算,何必非要BBA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7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