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的定义是:业绩不仅过去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而且预期未来也将如此。伴随着利润的不断成长,往往是股价的节节攀升。所以,大多数投资者都愿意选择这样的企业进行投资,甚至有人说,一个企业没有成长就没有价值,成长是唯一的投资逻辑。但这个问题,比我们表面看起来的要复杂的多。
如何识别成长股,这好像不过是一项统计任务,现在市场平均增速为7%(相当于GDP增速),那么近10年年均利润复合增长超过7%甚至更高的视为成长股,当然还要排除一些非投资性的企业(排除强周期,有亏损记录,高负债,高非经常收益,低分红无分红的公司)。我们可以选择出来一个亮眼的名单。诸如,贵州茅台,海天味业,通策医疗,恒瑞医药,爱尔眼科,中国平安这些明星企业都在这些名单上。还有一些中小公司也有很好的成长记录。
有人说,如果我们就投资这些名单上的企业,适当分散,就能取得成功吗?这确实是一个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却将面临两种复杂的情况考验:
首先:成长记录良好,业绩前景光明的企业他们的估值都很高,即使对于未来判断正确,可能也得不到好的收益。一些成长股的当期市盈率高达50倍以上,大部分至少在25倍以上。如果用过去一段时间平均利润来计算市盈率更高。我们知道股票相当于特殊的债券,但他不保本金安全,利息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浮动的。成长也有不确定性,分红率很低,还有经营风险。如果股票估值超过25PE(长期国债估值)说明其缺乏吸引力,市场给予了很多未来预期和投机因素。也就是说,这种价格已经反映甚至透支成长的风险非常大。这样的案例非常多,美国70年代漂亮50的案例,漂亮50泡沫破灭,这些股平均跌幅超过70%。中国2007蓝筹泡沫,平安,招行这些超级成长股,花了近10年才回到07年高点。还有一些股从高点下来再也回不去了,诸如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铝业这些。
其次,我们对于未来可能会判断错误,成长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大多数企业都有生命周期,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后,仅仅因为其规模不断变大,就很难继续高速增长,达到某一时点增长曲线就会平缓,大多数时候会转为下降。还有长期的高利润率和ROE,会引来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还有政府政策制度的限制。这些案例也有很多,上海家化,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张裕,老板电器,民生银行这些都是曾经超级成长股,白马股,因为各种原因高速成长突然刹车,甚至业绩下降,股价也出现大幅下降。
成长股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有时仅仅因为业绩短期增速不及预期比如季度增速从30%降到10%,股价就可能下跌30-50%,诸如茅台,腾讯这些也无法摆脱这种波动,2018年腾讯最高下跌50%,茅台也出现跌停事件。这种波动使得投资者更加难以把握。
总结:成长股投资的双重困境是:第一市场价格已经反映或者透支成长的风险,第二是,我们判断错误,成长不再继续,或者业绩出现很大的波动的风险。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放弃高估值的成长股投资。当然如果我们能够选择到一些价格并没有透支成长(低于债券估值),而且成长还能继续保持的企业,那可能会是非常好的选择,有这样的机会吗,只要细心选择,还是存在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5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