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上周完败韩国,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第一次无缘亚青赛正赛;国足输给叙利亚,出线形势拉响了警报,里皮辞职更像是留下了一地鸡毛之时,很多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国奥队。然而国奥的表现也没好到哪去,即便3球落后的情况下,国奥的小伙子展现出了斗志,但其实从比赛第20分钟到比赛第32分钟,我们连丢3个球以后,比赛胜负就已经没什么悬念了;且在这场比赛中,我们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
先来回顾下我们本场的五个丢球,第一个丢球是对方任意球传中到禁区,后排球员包抄抢点破门;而第二个球,第三个球则完全是我们在中后场的传导失误,被对方打出快速反击攻破了我们的球门;第四个球则暴露了我们的防守球员位置感不足,被对方轻松的在我们的禁区找到空当破门;第五个丢球,其实我们的防守球员也到位置上了,纯粹是对方个人能力打爆了我们的防线。
出现了问题就得解决,第一个丢球的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毕竟定位球攻防训练,好好练几堂课有可能会立刻见效;而第五个丢球的问题可能也不用太在意,毕竟我们的球员都在位置上,就是防不住也没办法;而第四个丢球的问题只要接下来在训练中,更多的打磨防线,给我们的防守球员明确的指示,或许也可以未来避免。但第二和第三个丢球的问题,恐怕就不是很好解决了。而传接球的失误被对方立刻发动反击破门的画面,其实在国足打叙利亚的比赛中也出现了。我们打叙利亚的第一个丢球原本是我们在向前推进,但池忠国做出了非常糟糕的传球选择,王刚被抢断之后,对方迅速打到前场,从我们的左路传中到禁区被打进的。
我们的国家队在世预赛这种关键比赛出现传球失误,被对方反击导致丢球;我们的国奥在热身赛,出现传球失误,被对方连续用反击破门。出现这样的问题,跟我们的国奥和国家队,今年组队相对动荡,球员还需要去寻求配合的默契有关。当然如果问题纯粹是默契度不够,这个问题也可以不是问题,但很显然我们的问题首先是出在技术层面。
最近几年,在网络上经常出现,针对我们的国脚停球停5米,传接球准确率不靠谱以及射门冲天炮之类的吐槽。客观的说,这些吐槽有一些被放大化了,有些被反复拿出来调侃的动图,并不是我们球员的真实水准,但这同样无法掩盖我们的球员基本功不够扎实的问题。很多名帅来中国执教,都吐槽过中国球员脚下技术不行;还有的教练虽然没说什么,但他们会在训练中跟球员强调什么球应该用脚弓推,什么球应该用脚背传,这同样属于基本功的范畴。
当然我们有很多球员的基本功或许不够细腻,但能打到国字号,特别是到国家队层面的球员,他们的基本技术还是过关的;之所以在比赛中还能出现传接球的失误,有时候会跟比较节奏比较快有关。比如说武磊打叙利亚有一个单刀机会给停大了,但那个球武磊是在高速跑动,且身边还有防守球员的状态下;当他想连停带趟甩开防守人,出现失误就很正常了。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的球员在场上出现的某些传接球失误看起来则是有些不可思议的;而这些不可思议的传接球失误背后,其实也跟我们的球员不够自信有关。
在中国足坛,有很多所谓的训练型球员;之所以他们被称之为训练型球员,正是因为在训练中,一个个确实发挥的很好,但到了比赛中,他们却打不出训练中所体现的水准。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外教都有过困惑;哪怕是在国家队层面,这群当前国内最好的球员,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因此直到公开表态辞职时,里皮都无法理解我们的球员为什么不能把训练中的东西给踢出来。
那为何会出现所谓的训练型球员?跟我们的球员心理有关。比如说有一些在中后场的传导失误,在训练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而在比赛中,如果面对的是那些实力比我们要差不少的球队,也完全不可能出现。可是碰到那些实力与我们旗鼓相当,或者是实力要强于我们的球队,抑或是拼抢比较凶狠的球队时,一旦对方采取高位逼抢,我们的球员往往就会紧张,甚至是不敢接应,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球时,在俱乐部一般都会有外援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在国家队,最近10年,我们只有郑智和蒿俊闵敢跟队友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球就把球交给我;这也是郑智在国家队超长服役,蒿俊闵在历任主教练治下原本都不怎么入法眼,但兜兜转转还能回来当队长的原因所在。
然而就如同我们找了很多年没找到郑智接班人那般,我们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找到一个像蒿俊闵这样的球员,我们的球员在场上变的不敢拿球,不敢接应时,面对逼抢,我们的球路接下来的运转只会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一个大脚开过去,另一种是传球失误被断,让对方打反击。
其实这样的情况,以往在大赛中很常见;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当我们的球员在无关紧要的热身赛都能出现如此低级的传球失误,恐怕中国足球的希望绝不仅仅是靠归化球员就可以带来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4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