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清华计划表冲上热搜:学霸,都是群什么怪物?

清华计划表冲上热搜:学霸,都是群什么怪物?

近期,清华大学校史馆展览了一批“优秀学生的计划表”,记录了学生一天的日常安排:

凌晨6点起床,6点40分开始学习,直到凌晨1点才睡觉。

展品中的笔记、作业,字迹工整、思路清晰,连清华的官方微博都称赞:

这样学习,想不当学霸都难!

看完这份图片我和众多网友的反应是一样的,纷纷后退一步,膜拜学霸的同时,终于清楚了自己如此普通的原因!

果然,学霸这个称呼,不是谁都可以染指的。

毕竟几千个日夜积累的厚度,不是我们看一眼就能拥有的,其背后的艰辛让人望而生畏,又肃然起敬。

01 肯主动吃苦,是种格局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是:考上清华真的需要天赋吗?

其中一个高赞的楼主说:

反思自己考上清华,难道是比别人更聪明,更有才,记忆力更强吗?

我个人认为,都不是。

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刻苦,更认真,更懂得学习的智慧。

而这些,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

的确,这些看起来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可肯这样埋头苦耕的人却屈指可数。

正因为现实如此,才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远远没达到拼天赋的程度。

世上万事就怕认真二字,选择现在吃学习的苦,远比以后吃生活的苦更明智。

可实际上,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难道是我们不清楚这些道理吗?

不是的。

是因为学习的苦,需要我们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02 能坚持吃苦,是种魄力

记得看过一个问题是,牛人和常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案说:牛人是持续性努力,常人是间歇性勤奋!

持续努力是牛人的习惯,而常人勤奋一下就觉得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了!

看完发现真的是这样,纵观那些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

网友速速曾分享过她从一个玩泥巴的农村娃,逆袭成精英的开挂人生:

她说,从12岁开始学英语,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家学到半夜。

刚开始没有任何效果,可几年之后高考,以英语接近满分的成绩名列前茅。

大学四年也依旧坚持,午休时,在走廊背优美选文;走在路上,听听力,不管严寒酷暑早上都起来背单词。

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之后凭着过硬的英语技能,走遍了大半个欧洲。

甚至连找工作也出奇的顺利,时常坐在重要人物身边做翻译。

有时,最高的时薪达四位数,一度是老妈一个月的工资,这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现在过着小时候电视剧里的生活,这一切都源于十几年的坚持。

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你看,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容易的事?

不过是,所有牛逼的背后,都是常人难以坚持的苦逼!

03 知行合一,才是王道

荀子在《劝学》中说,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生活中,大多数人却是,道理我都懂,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事实上,仔细剖析会发现,他们空有一颗成佛心,不走取经路,也是枉然。

时常想起,大学的教导主任告诫过我们一句话,以后无论你们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要记得所有事都用结果说话,你知道并不代表你知道,做到才是真的知道!

当时不理解话中意,只当做耳旁风,后来才幡然悔悟。所谓的,知行合一,从来都是知易行难。

知道和做到看似简单,实则相差十万八千里,里面有不忘初心的坚定,说干就干的果断,克服阻碍的决心,及不惧从头再来的孤勇。

道理我都懂,可真正逆袭的人,始终寥寥无几。因为根本的问题在于,谁也拯救不了你的懒。

越长大越发现,一个人最终能抵达多远的目标,归根结底取决于你做了多少,而不在于你想了多少。

04 我,努力过,不后悔!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是,废掉一个年轻人有多简单?

“一台空调,一根网线,一个手机,除了拿外卖,可以几个月不出门。”

我看到这条答案时,顿时有种,若沦落至此,会被世界抛弃的感觉。

有人说,这世界上分为三种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先知先觉的人喝汤吃肉,后知后觉的人啃骨头,不知不觉的人瞅碗底。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如果有梦想就去坚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好好努力,相信会有苦尽甘来时!

人生不过短短三万余天,弹指一挥间。

我们如此拼命,不过是为了最终可以有底气对生活说一句:我,努力过,不后悔!

作者简介:冷可可,写走心的文字,做温暖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3795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