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少年的你:“原著融梗”电影连坐冤不冤?

少年的你:“原著融梗”电影连坐冤不冤?

文/夏秋



​今天又是每周一次的推荐电影环节,但说来惭愧,最近我并没有看很多电影,虽然还有之前看过的电影存货,但翻腾了很久,也没找到写的激情。

转念一想,罢了,今天偷偷懒,就写一些感想吧!

于是,看着自打电影上映以来,每天热搜不断的《少年的你》,我便又有点儿想再写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冲动。

之前,我写了一篇打call文:《少年的你:你不敢给我看这世界有多坏,我也不相信这世界有多好》,号召大家去看这部电影,一是很期待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之间的化学反应;二是十分希望,校园欺凌能够引起普遍关注。

陌上后来也写了一篇观后感:《少年的你:结局不再“白夜行”,不如我们一起走在阳光里啊》,从人物情节的角度入手,没有去分析电影的抄袭或者是融梗,刻意规避掉了周遭一切杂音,就只为电影演绎的内容本身,流了眼泪。

这两篇文章过后,我仍旧在密切关注着《少年的你》,但看到我的朋友圈以及各种电影相关的群,都在如火如荼地讨论这部电影,心中突然有了些许恐慌和失落。

恐慌在于,原著融了梗,对于由此改编的电影,我们还推荐它、喜欢它,是不是在助长抄袭之风、助纣为虐?

失落在于,这几天,无论是我所在的一些电影群,还是我的朋友圈,讨伐电影的一浪盖过一浪,但是大家发的内容,鲜有将主要目光聚焦在“校园欺凌”这个问题上的。

于是,那天在电影黑森林的群里,看到群友们终于在讨论“校园欺凌”,我不禁心里一颤。

@二号:其实很奇怪,大家难道不是在批判的同时,关注下这个电影带来的讨论话题应该是校园暴力、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原生家庭这些的

@figtea:电影展现出来的也是值得深思的,校园欺凌真的······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半一半。也对也错,也冤也不冤。

对的地方在于,影片确实想要揭露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关于校园欺凌,想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错的地方在于,采用了一个原本就有着诸多非议的原著改编。

目的很好,但是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错用了一些东西。由此导致的结果,自然也就呈现了两极分化,有高歌赞扬的,也有强烈抵制的。由一部电影引发的口水战,真的是甚嚣尘上、唾沫横飞,发声也是错,不发声更是错。

冤吧,确实有点儿,小说是合法出版物,先把里面的种种搁置在一边,但人家既然合法了,那电影改编,也就合理合法了;但是呢,关于小说“里面的种种”,明察秋毫的网友搬出来的证据不在少数,小说原著内容,甚至作者本人,就在饱受争议,这种情况下,电影制作团队还大胆采用了,那也只能勇敢地承担后果了。

电影,作为一种能够传播的、带有一定思想性的艺术作品,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一些价值观或者反映一些深刻的见解/问题,带动大众精神层面的启发和进步,更好地,是促使人们产生一些能起到改善、提高作用的实际行动。

但同时,电影,作为一种内容载体,抑或本身也可以称为一种内容,就也要遵守内容上的诸多规定(哪怕不是那种白纸黑字写在法律文件上的),对内容存有十足的敬畏之心,提倡原创,注重版权,带动相关从业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内容产业蓬勃发展。

对于这两方面,《少年的你》,成功了,同时也失败了。

于是我悄悄叹息,一边期盼,大家快来多注意一下校园欺凌吧,这个事情真的,对于青少年来说,特别特别需要被重点关注和解决;另一边期望,原创多被提携,至于抄袭,就让我们多提高版权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吧!但不管怎样,大家的版权意识在提高,这不就是一种好现象吗?

我不想站队,也没有想支持“抄袭”“融梗”的意思,但到最后,我还是想说,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或许,我只能像小北一样,将花语是“隐藏的爱”的小雏菊,默默地用绳子绑在路边的柱子上,不敢声张也不能声张,只是期待陈念看到,记住这暴雨中的小花,代表着一种生命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

相关“抄袭”文章,请戳

“抄袭”虽可耻却有用?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赞美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522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