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肃宗望贤楼亲迎唐玄宗回长安

唐肃宗望贤楼亲迎唐玄宗回长安

​公元757年,也是唐至德二载,安史之乱爆发已经有两年了,安史内部发生了内讧,反贼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肃宗李亨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反击,唐军在长安香积寺一带大败安史叛军,长安收复。

收复长安城并不是军事上的一招妙棋,但它却是政治上的一把好棋。

这话从何而来,​因为从军事上讲,李泌所说的出奇兵直捣叛军老巢范阳,抄其后路可以使叛军退无可退,是条妙计。

李泌

但是对于唐肃宗来说,安禄山一死,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就有希望了。而唐肃宗自马嵬驿兵变后,没有跟随唐玄宗入蜀,而是以皇太子的身份带兵反击叛军。

但是唐肃宗很不厚道,他来到灵武取得了朔方军的支持,在大臣的怂恿下,就立马称帝,将远在西蜀的唐玄宗晾在了一边。唐肃宗开创了皇太子一带兵就称帝的例子。

虽然唐肃宗称帝了,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留守大臣们的支持,但是其帝位合法性就大大折扣。而且他趁大唐处于危难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个人欲望是有点说不过去的。

事实却是如此,远在西蜀成都被遥尊为太上皇的玄宗并不想彻底失去权力,玄宗一方面通过颁行诰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对肃宗政治进行渗透和干预,另一方面诏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统帅兵马出击叛军,用这种方式来分割唐肃宗的兵权。大唐出现了玄宗和肃宗二人秉政的政治格局。

唐肃宗本来就理亏,加上其所做所为缺乏合法性,他对唐玄宗无可奈何。唐肃宗坐在皇位上也没有踏实过,他也想皇权独揽,大权在握,就得削弱唐玄宗的影响。而要想削弱唐玄宗的影响就得干出一番大事来。

长安是唐朝宗庙社稷所在,天下人望所在。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犯的大错误,当年叛军进攻,唐玄宗一兵不发就弃长安逃跑了,这是他所犯最为重要的错误。

唐肃宗要想光明正大地削弱唐玄宗的影响力,就得平定安史之乱,而要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就是首要。所以对唐肃宗来说现在收复长安是最为紧迫的事。

长安城

同年九月,唐肃宗收复长安。果然唐肃宗收复长安在政治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叛军一败再败,洛阳也被收复。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唐玄宗接到长安,只要唐玄宗到了长安,那么一切都在唐肃宗的掌握之中。

十月,唐肃宗派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太上皇唐玄宗。十一月,唐玄宗就到了凤翔,当时他还有六百人的禁卫军,他将这些部队的武器都放进了仓库。

唐玄宗是政治老手,他也明白唐肃宗收复长安是步好棋。唐肃宗取得了满朝文武的认可,也取得了天下人的认可。没有人会再去质疑他帝位合法性,而唐玄宗也将失去权力。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玄宗失去了对范阳镇为首的大唐东北集团军的掌控,而唐玄宗贬王忠嗣,斩杀高仙芝、封常清,逼迫中风的哥舒翰出兵潼关,后兵败被俘。这些做法导致了以朔方镇为首的大唐西北集团军的不满。

朔方军将士

而唐肃宗灵武称帝则表明,唐玄宗失去了大唐仅有的最精锐的部队朔方军的支持。唐肃宗收复长安,则表示唐玄宗彻底失去了政治威望。

​不久,唐肃宗就派三千铁骑前来迎接唐玄宗。这就有点逼宫的意思了,和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派尉迟敬德身穿铠甲手执武器去见唐高祖如出一辙。

只不过唐肃宗在人前做的非常漂亮,​唐玄宗快到咸阳望贤宫的时候,唐肃宗就出长安穿着紫袍,以臣子的礼节来迎接(唐朝皇帝穿明黄服饰,三品以上穿紫袍)。在望贤楼下,唐肃宗拜见唐玄宗。

唐玄宗看到儿子给自己面子,自己也得给儿子面子。唐玄宗也下楼,抚摸着唐肃宗就哭了。唐肃宗趴在唐玄宗面前,抱着玄宗的脚,也哭了起来。这招也和唐太宗一样,玄武门之变后,跑到唐高祖面前,扑在高祖怀里哭。

唐玄宗将自己身上的黄袍脱下来,亲自披到唐肃宗身上。唐玄宗父子不愧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在众人面前上演了一出让贤的好戏。

唐肃宗​趴在地上,不肯接受。唐玄宗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两人几番退让,唐肃宗接受了。

而附近的大臣父老百姓几千人都来看望唐玄宗,见到这一幕​高呼:“臣等今日复睹二圣相见,死无恨矣。”这个做法相当于补办了唐玄宗父子之间禅让的手续,唐肃宗的帝位合法性就此得到确认。

​唐玄宗进入宫殿,不肯坐在宫殿中央:“此天子之位。”唐肃宗坚决要唐玄宗做在这个位子上,亲自扶着他登上宝座。而且到了用膳的时候,唐肃宗亲自品尝给唐玄宗推荐。

接下来唐玄宗要回到长安​了,唐玄宗骑马,唐肃宗为他牵马坠蹬。走了没几步,唐玄宗就停下来对着左右的文武大臣说了一番漂亮话:“吾享国长久,吾不知贵,见吾子为天子,吾知贵矣。”大臣们都山呼万岁。

到了,文武百僚、京城士庶夹道欢呼,靡不流涕。唐玄宗给足唐肃宗面子,而唐肃宗也对唐玄宗比较宽容,还让他居住在兴庆宫中,并且还能让他可以接见百姓和大臣,身边有高力士、陈玄礼、玉真公主和梨园子弟的陪伴。

接下来,唐肃宗几次上表请求唐玄宗当皇帝,而自己退位东宫,唐玄宗没有答应,推辞了。就这样这两对父子这样平安度过了两年。

唐玄宗

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生病了,李辅国为了讨肃宗的欢心,就上奏肃宗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

在肃宗的默许下,唐玄宗被李辅国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事后,肃宗没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他几句。

不几天,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

这样,唐玄宗身边的人都被换了,唐玄宗成了孤家寡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十三天后,久病缠身的李亨亦驾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316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