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李仁港《攀登者》败北,新作《刺局》聚焦超级IP,能否扳回一局?

李仁港《攀登者》败北,新作《刺局》聚焦超级IP,能否扳回一局?



国庆已过去一周,电影战场硝烟已基本散去,“献礼片三叉戟”场上位置逐渐明朗。

截止10月12日,《我和我的祖国》斩获24亿位居首位,《中国机长》突破22亿紧随其后,但仅9亿的《攀登者》早已掉队。




这在电影上映之初,是众人不曾想到的。

且不说《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完全主旋律的单元式电影了,它先天具有超级豪华的演员和导演阵容,是其他影片不可比拟的。

因为吴京黑粉与爱国主义的话题发酵,《攀登者》未映先热。加之吴京与张译、胡歌、章子怡形成的“三帝一后”神仙组合,一时间成了呼声最高的夺冠热门。

相比之下,《中国机长》虽有张涵予压阵,但一开始气势明显弱于前者。没想到后来居上,远远甩开了《攀登者》。

归结起来,人们自然将矛头指向了两位同是香港人的导演:李仁港和刘伟强。

01 同年出生,李仁港0比7惨败刘伟强


▲香港导演:李仁港

《攀登者》导演李仁港,1960年4月27日出生于香港。10岁学习国画,19岁进修传理系、副修视觉艺术、接触油画,24岁担任副导演,34岁担任电影导演。

他的执导作品主要有《黑侠》《三国之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天将雄狮》《盗墓笔记》等。

李仁港是以“美术指导”出身,曾获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美术指导。

可值得一提的是,李仁港至今并未获得过任何的“最佳导演”提名或奖项。


▲香港导演:刘伟强

《中国机长》导演刘伟强,1960年4月4日出生于香港。20岁中学毕业后投身邵氏、担任摄影小工,25岁正式担任摄影师,30岁首次担任电影导演。

他的执导作品主要有《古惑仔系列》《风云之雄霸天下》《无间道系列》《头文字D》《精武风云》《大上海》等。

刘伟强是以“摄影指导”出身,曾获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奖提名、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摄影提名、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1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摄影。

从摄影切换到导演,刘伟强也是收获满满,先后获得4次最佳导演提名,3次最佳导演。

分别是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提名,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1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两位香港导演,同年同月出生。两人同属一个时期,都在30岁左右走上导演之路。

直至今日,两位即将60岁的香港导演,在圈内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只是单从最佳导演的得分来看,0比7是事实。

02 豆瓣7分,成了李仁港的上限



“最佳导演”奖项的背后,是优质爆款作品的支撑。

在“最佳导演”上,李仁港输了刘伟强7分。巧合的是,在作品评分上,豆瓣7分也成了他几十年无法突破的的上限。

“7”注定不是李仁港的幸运数字。

李仁港的诸多作品中,虽不乏可圈可点之作,但豆瓣评分均未超过7分。



较好的要追溯到90年代的《黑侠》,豆瓣给出的是6.7分。

近年来更鲜有作品问世,最新电影已是2016年的《盗墓笔记》,10亿的票房虽说不错,但豆瓣4.7分依然低迷。



事实上,在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攀登者》未上映就遭遇2000多条差评”事件中,除了吴京黑粉因素之外,豆瓣评论中最多的便是有关导演李仁港的唱衰。






从评论中,我们看出不少朋友的深深担心。而这种担心,随着电影的上映,变成了现实。



《攀登者》在豆瓣的评分,目前降至6.6分。

香港导演李仁港,依旧没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大家证明自己。

03 刘伟强每10年开1个大单



和李仁港相似的是,其实刘伟强近两年也没有特别的亮点作品。

最近的是2018年的《武林怪兽》,甚至比刘仁港的《盗墓笔记》还惨,票房扑街仅获得7000多万,豆瓣只获得了可怜的3.5分。

稍早一点的是2017年的《建军大业》,属于“建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最终收获4亿票房,因特殊原因,豆瓣未开通评分。

只是,同样从影30年的刘伟强,比李仁港幸运,《古惑仔》和《无间道》成了他最大的老本。



1995年,刘伟强与文隽、王晶合组“最佳拍档电影制作公司”,并把漫画“古惑仔”改编成电影。

1996年,第一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上映,在当时的香港影坛拿下了2111万港币的高票房。随后,为抢占春季档期,第二部《古惑仔之猛龙过江》只用了11天拍完,最终拿下2249万港币的票房。

1996-1998年间,最佳拍档共推出了6部“古惑仔”影片,成为了香港为数不多具有史诗性质的时代经典。

《古惑仔》电影时期作为刘伟强的第一个创作阶段,让他一战成名。



2002年,刘伟强自组“基本映画制作公司”,首部制作的电影便是《无间道》。

当年,《无间道》在香港上映两周,票房就突破3000万港币。最终《无间道》以5505万港币的票房成绩,成为2002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2002-2004年,刘伟强与麦兆辉联合打造的“无间道三部曲”,均有着不俗的口碑票房,成为了千禧年之后港片的最佳代表。

凭借《无间道》的巨大成功,刘伟强首次荣获最佳导演,事业达到了顶峰。



好的作品可遇不可求,一部影片的成败有很多因素造成。对于刘伟强来说,90年代古惑仔,00年代无间道,十年一遇,也实属难能可贵了。

在10年代的末尾,李伟强碰见“中国机长”,刷新了他的票房记录。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刘伟强给我们新的惊喜。

04 北上3巨头,就差李仁港了


▲香港导演:林超贤

李仁港、刘伟强和同样来自香港的导演林超贤,被称为“北上三巨头”。

1965年出生的林超贤,比起李仁港和刘伟强还稍小几岁。

他凭借《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率先用香港电影工业模式,找到了与主旋律的结合点,在内地起到了绝佳的化学反应。


刘伟强和李仁港也瞄准了主旋律,在今年国庆档共同发力。结果前者一飞冲天,而后者在攀登的过程中,不幸掉了队。

在《攀登者》失利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口诛笔伐,李仁港在接受采访时仍显豁达,他说道:

我对票房没有期许,电影拍出来了,剩下的都交给观众吧。


步入花甲之年,或许李仁港早已不需要用票房证明自己了。但是对电影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的确没有对他客气。


从《鸿门宴》到《三国之见龙卸甲》,他以一贯的架空历史的做法,把剧情改的面目全非,屡次被观众拒绝。

从《锦衣卫》到《攀登者》,最令大众诟病的“感情戏”“强行CP”等,正是源于他固执的的港式煽情基因。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李仁港可曾认真思考,他是不是真的水土不服了?

内地观众和香港观众的真实观影倾向和需求有什么差别?如何将香港电影创作理念与内地市场有机结合?还有,主旋律的价值观怎样更好的呈现?

面对这些很现实的问题,李仁港不应只是豁达,还是需要用心琢磨琢磨的。

05 李仁港新作《刺局》,备受期待


▲《刺局》:李仁港导演,冯绍峰胡军许晴今晨主演!

关于李仁港的新作品,目前最热的是《刺局》。

《刺局》是与《鬼吹灯》、《盗墓笔记》等齐名的网络热门小说,由作家圆太极所著。

讲述的是在古代刺客组织离恨谷中,一位少年侠客齐君元如何成为天下第一刺客的惊险故事。

全书共6册,包含“即兴局+赌杀局+截杀局+局外局+气杀局+刺王局”,是圆太极潜心六年重磅力作。

书中不乏机关暗器、计谋布局的精彩描写,被网友评价为全面了解中国历史上刺客文化的第一书。



《刺局》的影视化,采用“超级网剧+电影巨制”的新型IP运营模式。

李仁港除了担任网剧的监制外,主要担任电影版的编剧和导演。

从宣传上看,这部电影聚焦热门IP,投资成本巨大,好莱坞级别制作,冯绍峰、胡军、许晴众星云集,力图创造一个庞大的中国刺客世界,深受粉丝期待!

电影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上映,希望李导能不负众望,更不负这一优质原著小说,为自己扳回一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466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