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血液的供应者。
心脏一旦停止跳动,则预示着生命的终结。
但是人们的很多不良习惯,都会成为"伤心利器",诱发多种疾病上身。
其中,最让人闻之色变的就是心梗了。
42岁的老林一经有长达10年的高血压病史,医生告诫他一定要戒酒、忌嘴。他也确实听话了一段时间。
但是自从他的一个同事突然猝死后,他就瞬间"想开"了: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什么都不让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而且,现在血压控制的挺好的,应该痊愈了吧。
就这样,他把医生的话抛之脑后,开始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神仙日子"。
老林口味一直很重,最喜欢吃咸一点的肥肉,又香又够味,配点酒喝别提多滋润了。
这段时间老林经常觉得牙痛,他以为是上火了也没在意。
这天晚上,老林晚饭时又在喝酒,妻子看不下去一直在劝他别喝了,他顿时火冒三丈:我喝点酒怎么了,你天天说我,你不就是看我不顺眼吗?
两人一阵争吵后,老林突然胸口一阵疼痛,两眼一黑就晕倒过去了。
妻子赶紧拨打120,没想到经过心脏CT检查,竟确诊急性心梗发作。因为发病较急,心机坏死面积过大,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医生解释道:老林长期高血压,血管早已伤痕累累。他爱吃的食物中又加速了脂质沉淀,堵塞心血管,诱发了心梗上身。
心梗上身,身体会出现3种异常,需警惕
异常1:多处疼痛
心脏病变,会发出放射状疼痛,辐射到不同的部位,会引发不同的疼痛。
如:牙痛、咽喉痛、胸痛、肩膀痛等。
并且大多痛感强烈,伴随着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异常2:咳嗽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
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异常3:发热
当心血管堵塞后,心肌缺血严重,部分组织坏死,会引发异常发热情况。
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心脏不好的人,少吃3白,多做3事,预防心梗
少吃3白
第1个:白酒
酒精会刺激血管壁损伤,造成血管内皮组织凹凸不平。
当血液流经时,脂质易沉淀,形成动脉斑块沾黏在血管壁内,压缩管腔空间,增加内外阻力,加重心脏的泵血负担。
喝酒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刺激斑块剥落。
坠落斑块会随着血液流动,一旦堵塞心血管狭窄处,会引发心肌缺血,诱发心梗。
第2个:白盐
盐分摄入过多是诱发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进入血管,会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液流经空间减少,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诱发心梗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一定要注意。
另外,还有一些隐形盐也要少吃:如腌渍品、加工肉类、酱油等。
第3种:肥肉
肥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胆固醇,长期大量食用会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坏胆固醇含量升高。
这些物质会迅速聚集在一起,形成动脉斑块、血栓,增加心梗的发作风险。
多做3事
第1件:补充抗氧化剂清理血管
据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显示,经常补充抗氧化剂的人们,罹患心梗几率更低。
抗氧化剂可以抵抗并消灭有害自由基对血管的破坏,增大冠脉流量、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及脂质和甘油三酯在血管中的沉积,使血管更加"年轻"有弹性,预防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慢性发作。
而抗氧化剂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生活中,云台怀菊、白茶里面的茶多酚就属于抗氧化剂。其中,云台怀菊属于四大怀药,茶多酚含量更丰富,每天6朵烹茶、煮粥,有利于辅助降低血压,保护心脑血管,降低心梗发作几率。
第2件:多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避免血压波动较大,对血管造成损伤。
降血压注意3点:
1、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必须长期服药。不可在血压下降后擅自停药。
2、家里应常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如果血压长时间保持平稳状态,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服药量。
3、降压药不可随意增加服药量,以免血压下降过低,导致大脑缺血严重。
第3件:多体检
高血压病人每年至少做1~2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冠心病。
如有冠心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或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中西药物,以减少急性心肌梗塞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8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