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一座寺庙,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祭祀着一位毁灭之神

一座寺庙,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祭祀着一位毁灭之神

堪称人类文明的历史遗产数不胜数,这座为献给印度教大神湿婆(毁灭之神)的寺庙,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印度埃洛拉石窟中的第16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古庙。

凯拉萨神庙,一座建于公园8世纪时期的寺庙,是人们用凿子、镐子和锤子一点点从岩石中凿空雕镂而成的。其面积是希腊帕台农神庙的两倍多,坐落在山顶深坑之中,被称为“埃洛拉石窟”。

当初建造时,光劳动力就有7000多名,耗费了150年才建造完成。据说,原来这是做平坦的山脉,在修建的过程中,移走了大约240万吨花岗岩石。寺庙深达80多米,宽40多米全花岗岩雕刻而成。

知道冰雕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吗?将一整块并切割成自己的想要的样子。凯拉萨神庙的建设方式与雕刻冰雕的工序差不对,只不过一个是冰块,而寺庙则是天然花岗岩石。雕刻起来还是非常麻烦的,150年时间,耗费了多少工人、设计师的心血。

虽然这座寺庙是为供奉湿婆而建的,但最终的设计建造者并不知是何人。就连相关书籍中都有任何记载,不多在学者们的眼中,都会主动将其功劳划给Rachtrakuta国王Krishna一世。因为他是当时的统治者,寺庙中出现的一些碑文,也将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像这种下沉式古建筑,在古代是很少有的,更何况是从山顶向下挖的。设想一下,古代,一个没有高科技现代化设备的时代,凭借人力一斧、一凿雕刻出如此庞大的建筑。据研究者表明,寺庙是采用垂直挖掘的方式才凿出来的。

虽然很多铭文都已磨损至无法复原,但可考价值依旧存在。由于寺庙是用来供奉湿婆的,其墙壁凹凸出来的雕刻艺术,阐述的就是湿婆主张理念。生动的人物形象,婀娜妖娆的姿态占据了整座寺庙。

人物雕刻大都为女性,将女性优雅体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典范十足。而湿婆的形象刚好被人们供奉在寺庙宫殿的正中央,由于长久失修,许多人物雕刻都已损坏。

关于这座寺庙还有个十分传奇的说法(无依据可考)。建造、挖掘、移石是建筑的建筑流程,据说建造寺庙起初是为了国王。王后为了医治好国王的病情,就像神婆许愿,如若国王能够治愈好起来。就还愿以湿婆的名义建造一座宏伟的寺庙,寺庙建造多久,自己就斋戒多长时间。

后来国王的病情逐渐好转,王后也开始慢慢的实现自己的承诺。由于建造寺庙花费时间较长,在一位工程师的建议下,就从山顶开始修建。由上向下挖掘,只期望寺庙能够尽早完工。

这对于王后来说,能够很好的加快工期是件莫大的荣幸,自己也能更快的结束斋戒。谁承想,这样一座寺庙竟然建了150年,王后直到去世都没能解除自己的斋戒允诺。

古人究竟是拥有怎样的恒心,能让一代代工匠在此一刀一锤雕琢。硬生生的将一座山,变成了今天这般壮美的神庙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王后的一声允诺?数代人为完成一人心愿,是何等忠心,又是何等虔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096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