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思,审,问,集,忌”
思
⒈做作业前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很重要。也就是说,不要一开始就动笔写练习,而要先复习一下当天所学知识内容。
������可采取《学习日记》的形式,即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回想,哪些我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
2.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写题,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
审
1. 仔细审题,一定不要把题目看错了。往往有许多同学因看错题而在考试中丢分,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地、稳稳当当地把题意搞清楚,这是很关键的上步。
2. 正确解题,争取一次做对。解题的时候,书写要规范,格式要明了,清晰。让自己和老师一目了然,重要的知识点要写出来,这样就保证解题过程准确无误。
问
1. 遇到不会的题,问老师同学或翻翻书。
������遇到有不会做的,先放在一边,做别的题目。等其他题都做完后,再去寻找答案。做作业尽量不依赖书本,把作业当成是考试,认真,独立的完成。
集
1. 注意检查,重视整理作业中的错误。作业是用来检验自己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从做错的题目中可反映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需重新认真学习的知识点,及时地做到查漏补缺。纠正错题三步走:
1.就题论题,改正错题本身
这是纠错的基本功课,但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而大多数同学认为到此结束,因此,笔记、错题本一大摞,但是同样的错误还是反复犯。那是因为纠错还缺下面两步。
2.就题论心,纠正自己的思考模式
对同一类型的错误第二次犯错误时,就要提高警惕了,此时不要光是纠正解答过程,更要反观:自己是通过怎样的思考路径走上了这条错误之路的?比如有的同学为了求快,对题中条件常常也采取快读,结果审题不清,经常出现“唉,这道题本来不该错的啊”。
像这类问题,你就必须慢下来捕捉到自己“急于求成”的心理,加以反思,下次才能够有效拦截此心理,那么这道错题才算纠正得比较彻底。否则“审题不清”的错误就会阴魂不散。
3.就题论师,模拟出题者心理
前两步都完成了,还不能代表你对此题研究得透彻。你还可以跳出题目本身,脱离“学生”,进入出题者角色,去揣摩他的出题意图:考什么知识点?难点在哪里?常犯错误点在哪里?他是如何将这些点体现在题目中的?如果是你出题,你会怎样设置这些难点、陷阱?此时,一道题的来龙去脉都被你看得清清楚楚,下次要再犯错,恐怕很难。
������可以建立《错题本》,整理归纳错❌题,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减少重复犯错的情况。
������利用原来习题册做记号,最为高效合理。
具体操作如下:
(1)第一次答题,用铅笔。以方便擦去答案,以后重复做。(2)对答案。(3)错题或蒙对的题需要做三件事:(注意:不仅仅是答案错的题,还包括自己做题时吃不准的或蒙对的)
a. 做好记号;
b. 写下心得(为什么错? 漏看了什么条件? 中了什么陷阱? 计算失误?如网上 题库可记下题号,另作笔记记下心得);
c. 擦去答案( 为下次做题做准备);
(4)下次复习时,先不看上次的心得直接重新做题。
(5)如果第二次再错,做一个新记号(表示错了2次,需重点关注),并再次书写心得,并再次擦去答案。
(6)在下次刷旧题,先做错了两次的,再刷错了一次的。
(7)如果一道题重复做了2到3次后,可能已经对这道题很熟悉了,(甚至一看到题目的前三个字你就知道答案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完全重新做一遍,而是改成更节省时间的“看”,看什么?一看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二看你当时的错题心得,回忆下当时为什么错。
2. 选择地做作业。在众多习题中找到适合自己,能提高自己水平的题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已掌握得很好的方面,尽量减少做作业时间,留出时间攻克薄弱环节。
忌
1. 不拖拉。
2. 避开难题、偏题、怪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6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