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一张五十五年前的初中入学通知书,记录着多少当年的信息

一张五十五年前的初中入学通知书,记录着多少当年的信息

1964年我们考入了本溪县第六中学,那个年代小学升初中是要考的,不像现在这样整班推,有许多人是没有上初中的机会,这是其中一位同学保留着的入学通知书,今天看来是弥足珍贵的,这里面字数不多,但是却如实反映当年的社会环境,经济状态,时代背景及人们的心态。

通知书

某某某 同学你已被我校录取,希持准考证于八月二十三日来校报到,假如五天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因病、因事不能来校报到者,应在开学前到校办理读休手续)

开学携带物品及费用;

通读生;学杂费4元、书费5元。

住宿生;学杂费4元、书费5元,粮(高粱米、玉米查)10斤左右,油1斤、牙具、行李。

本溪县六中教导处(章)

六四年八月十五日

从这张入学通知书最直观的可以看出当年的生活水平,六十年代初期,全国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经过全国人民不懈的努力,到了1964年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恢复,但是就其水平与今天来比,也是无法相比的。除了物价的差距之外,人们还处于非常低的生活水平,看看那时候我们吃的粮食几乎都是粗粮,非常少的油,肉吗,对不起,从来没有,由于是国家在册的学校,我们每个星期还可以吃到两顿馒头,这就相当不错了,这也是唯一能见到的细粮。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覆盖两个公社,距离最远的有50多里路,一般距学校十几里以内的学生都通勤走读,再远的学生都在校住宿,不管多远都是靠走路上学,没有车可坐,也极少有自行车的,住宿生一个学期也不容易能遇上一次坐马车的机会。有的时候还要背粮,背20斤的粮食走几十的路是常事。

住宿是一律上下层的大通铺,铺着稻草编的榻榻米垫子,这东西是藏匿虱子跳蚤的好地方,虱子跳蚤从来就没有断过,冬季取暖是用煤炉子,热得快凉的也快,一搁摞炉子满屋子的烟与灰。

走读生也非常辛苦,十几里的路要走一个多小时,刮风下雨不能缺课,夏天还好说冬天天短经常是两头不见日头,还有部分学生需要坐通勤火车的更是辛苦。

学杂费、书费确实不多,每星期的伙食费一元左右,但是就这些许多贫困家庭还是很困难拿不出的,学校还有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助学金,每月可能两元多,笔者因为从来没有获得过助学金所以不太了解。

说给今天的学生几句话;你可知道当年这些学生入学时是没有一个家长来送的?你是否在抱怨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你是否不计花钱多少打出租车而不愿意走那十几二十几分钟的路?你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靴子可曾想过你的前辈冬天穿着空心棉袄、棉裤?你想过没有你读大学一个月几千块钱的生活费够不够花?

希望这一张入学通知书能给老一辈人一个深刻的回忆,更能感觉今天的幸福是多么不易,希望能给现代年轻一代人一个比较,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向长辈学习他们的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非常钦佩这位老同学能够这么完好的保存了这张入学通知书,笔者曾在之前的头条中写过这个老同学;‘一张53年前我在毛主席韶山故居的老照片 我终身保存着’

这位老同学还保存着当年的红卫兵袖标

还有串联时去井冈山的袖标和路线图

许多人保存古董是考虑它们的经济价值,而我们保存自己的老物品那就不是在意它的价值如何,它代表着自己的历史,代表着曾经的青春,每当将这些物品展现在眼前,心情又回到了当年,这些已经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了!

那些年我们正年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5569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