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阿里20年|改变,悄然无息却已习以为常

阿里20年|改变,悄然无息却已习以为常

赶在驾驶证记分清零周期前两天,我终于想起了自己还有一条交通违章没有处理。赶紧打开手机支付宝,手指点一点,完成了违法处理,接下来只需等待罚款缴纳提醒。记得多年前,我是拿着驾照和身份证到达指定地点,耐心的排着长队,才终于交上了罚款。

作为一名出生在80年代初期的“中年人”,如果不去回想,不去对比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生活,可能不会知道我现在最害怕丢失的不是钱包,而是我的手机。想到这里,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一个个APP就解决了我每天的吃穿住行,就是这些程序背后众多互联网企业的努力,让我变得“懒惰”,不对,是让我享受到今天的数字生活体验。

上个月,我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终于辞职了,过去6年,她一边上着班,一边兼职做淘宝,没想到她把副业终于做成了主业,成了“皇冠店主”。想想2005年我们念大学时,她还是一个天天痴迷上网“淘宝”买便宜衣服的傻姑娘。

回想起来,从大学开始,阿里的产品就伴随我们一起成长——2003年,淘宝网成立,而这之后,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建立,新增B2C业务。这期间,支付宝上线、独立运营,如今成为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一……

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身份转变,现在一天的生活也从骑着自行车到教室,变成了乘坐地铁去办公室;每天通勤时间里,打开虾米音乐,用钉钉打卡并了解单位的事件通知成为日常;下班后用“饿了么”叫外卖,到家后打开优酷边吃饭边啃剧,成为每一天的必修课。即便是工作后,通过支付宝查询处理交通违章、缴纳水电气费已经成为习惯。甚至在蚂蚁森林洒下一颗种子,就有人为我在荒漠种下一棵真树。

到了周末,无论是通过天猫购物,还是到盒马鲜生采购新鲜食材,都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而每年的“双11”,则变为我们一家人“买买买”的固定节日,一年之中,早已习惯将需要购买的东西加入购物车,留在“双11”那天去“清空”。

我们的消费之变,悄然无息却已习以为常,而这正是阿里巴巴围绕社会服务,解决大小问题的20年。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0330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