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童话有毒,是童书三观不正还是家长矫枉过正?
一位妈妈曾经吐槽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三观不正”,她从来不给女儿讲《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
她认为,“虽然我还不确定我女儿听不听得懂这个故事和我说的话,但我当时立刻告诉她,别学小美人鱼,她们鱼类智力不高,你是人类女孩,你有脑子,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同时,她也否定了所有皆大欢喜的王子公主式童话,认为它们不适合讲给女孩听。
“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期,也不是只能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如此说来,王子公主式的童话是不是早就该淘汰了?
还是说,用成年人的世俗标准去解读童话有失偏颇,矫枉过正?
英国女星凯拉·奈特莉在《艾伦秀》中就曾明确表示:某些迪士尼动画片三观不正。
比如说,《丑小鸭》宣扬了“出身论”和“血统论;
《白雪公主》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被毒死,纯属于自作自受;
《灰姑娘》嫁入“豪门”,宣扬名利;
《白雪公主》中“王子亲吻昏睡中的公主”属于性骚扰。
她不允许3岁的女儿看《灰姑娘》和《小美人鱼》,以免她从小受到坏影响。
奈特莉说:“人应该想办法自救,而非等待富有的男子来拯救自己。”
尽管女儿小小年纪嚷嚷着要成为公主,但她会告诉女儿:“你不要想成为公主,你要成为女王,因为女王才拥有权力。”
时代在变化,思想在发展,倡导女性独立无可厚非,但是否认所有童话故事,未免有点矫枉过正。
鲁迅先生说:“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
好的童话故事,有助于激发孩子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培养想象力和好奇心,帮助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
02.作为家长,应该早日学会选择适合孩子的童书
经常有宝妈们苦恼:胎教时期、婴儿时期、早教以及小学阶段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选择童书,才能激发兴趣,爱上阅读,从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优秀习惯?
最近,看了联合低音图书公司出版的《影响孩子阅读世界的100本童书》,完美解决了选书难的问题。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来自英国,其中,罗德里克·凯夫(Roderick Cave)是一位印刷史学家和图书馆员,曾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大学合作,研究稀有书籍并开发了信息科学课程,《自然印象:自然印刷史》一书的作者。而萨拉·阿亚德(Sara Ayad)则是一名艺术史学家和图片研究人员,他对书籍的历史特别感兴趣。
译者潘亚薇译有哈佛大学书店畅销书《爱上老去》,丹麦儿童文学“女巫克拉拉”系列之《烈火试炼》《遗忘诅咒》《奇美拉的复仇》《布拉维塔魔咒》等,是知名的童书翻译者。
《影响孩子阅读世界的100本童书》从父母选书、孩子读书、出版者做书、评论家评书多个角度提供借鉴和参考,最终回归本质:生产更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让家长们学会选择适合孩子的童书,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那么,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选书呢?
这里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一是遵循孩子的发展阶段,二是孩子感兴趣的类型。
有证据显示,人们对教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由来已久(本书后文介绍的4000多年前苏美尔的一块刻字石碑中便有所提及), 但多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早期教育者和儿童看护的工作细节很少有文字记录,正式、 专门面向儿童读者的图书出版物极为少见,尤其是针对低龄儿童或早期读者的童书市场,直到19世纪才逐渐出现。
目前来说,童书的种类很多,有布书、盲文书、卡片书、立体书、洞洞书、纸质绘本等等,可以摸、听、触、玩、吮吸、放在水中等等,花样百出。
在幼儿学会走路之前,可以把不怕撕扯、不怕脏物污染的布书当做玩具之一,让宝宝从小就知道阅读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书籍如同玩具。
3-6岁的时候,宝宝对世界充满好奇,好玩的立体书能够激发孩子的无限好奇心,边动手边听故事,更有利于他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
幼儿时期的孩子也非常适合折叠书、卡片游戏类的书,在他们的世界里,阅读也是一种乐趣无穷的游戏,在玩耍的同时不知不觉打开了一个奇妙世界。
作为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女孩子更喜欢温柔美丽的公主,比如说《小马宝莉》《白雪公主》《爱丽丝梦游仙境》《彼得兔》;男孩子则对冒险故事更感兴趣,比如说《超级飞侠》《小熊维尼》《小王子》《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
家长在挑选书籍的时候,可以参考这本小型“童书博物馆”——《影响孩子阅读世界的100本童书》,这本书籍介绍的主要以英国书目居多,还包括美国、部分欧洲国家及之外的一些国家的儿童书籍。
03.出版商和创作者生产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
前几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证会。
听证会的对象是“问题童书”,主持人在会前表明目的:希望通过听证会,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有效解决少儿图书中存在的诸多乱象,还孩子们一片绿色阅读的天空。
少儿图书乱象频繁出现,包括备受关注的《淘气包马小跳之天真妈妈》《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米小圈上学记》《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地理艺术史》等畅销读物,被查出涉及宣扬自杀、暴力、不良习惯、误导三观等问题,紧急清理下架。
急于求成,只想赚快钱,这是目前童书市场的现状。
深圳市检察机关在排查中发现,目前少儿图书读物存在内容血腥,渲染暴力;情欲描写,少儿不宜;三观不正,趣味低下;传播谬误,违背科学;童书“不童”,定位混乱;虚假宣传,不当营销等六个问题,且众多少儿图书冠以“学校推荐”“学校共读书目”“老师推荐读物”等名目进行销售,误导广大学生与家长,导致一些粗制滥造、格调不高的图书流行于市。
中国拥有3亿多未成年人,对于童书出版者来说,这依然是一片“蓝海”。
出版商和创作者们,又该如何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一座宏伟的童书王国?
内容创作者需要提升故事品质,跟上时代潮流,保证原创力。
出版商需要精益求精,沉下心来,研究儿童发展和学习需求,采用高质量的印刷技术。
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玩有趣的精神世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绿色阅读的“童书博物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