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抗美援朝钢铁运输线幕后英雄是他?授上将时有举报信,官至副国级

抗美援朝钢铁运输线幕后英雄是他?授上将时有举报信,官至副国级

抗美援朝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热播,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立国之战的朝鲜战场。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志愿军,涌现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等。可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朝鲜战场上建设“打不烂、炸不垮的千里钢铁线”的一位幕后英雄。

朝鲜战场后勤保障英雄赵南起上将

这位幕后英雄,是一位朝鲜族志愿军年轻军官,只因为他的出生地不在中国,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长和授予上将军衔时,收到了“几位离休干部”的举报信。

这位幕后英雄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篇:他出生韩国,是洪学智副司令的部下,是毛岸英的战友

这位幕后英雄,名叫赵南起,1927年4月出生于韩国忠清北道的一个贫穷家庭。13岁时随父亲逃战乱到了我国吉林永吉农村。朝鲜战争爆发后,他随志愿军总部参战。开始主要负责翻译和联络工作,和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是朝夕相处的战友。

赵南起(前右一)在朝鲜战场上与战友合影

1951年6月,志愿军成立后勤司令部,经志司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推荐,赵南起担任运输组长,成为这场战争中志愿军运输组织的“总调度”。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实施“绞杀战”,给志愿军的武器弹药和生活运输保障造成了沉重打击和严重的破坏。就在这时,赵南起经过精心计算,向志愿军主管后勤的洪学智副司令员,提出了“长区段倒运和全军运力集中运用”两个方案,很快得到批准。部队开始在三角地区,即朝鲜北部清川江以南的新安州、西浦、价川,进行反“绞杀战”,建立起了著名的“打不烂、炸不垮的千里钢铁运输线”。

赵南起(左三)离开朝鲜时看望毛岸英烈士

1952年10月,美军在上甘岭发动了大规模的“金化攻势”,志愿军消耗弹药数量惊人。赵南起突然接到一天半之内为前线运送2万枚手榴弹的任务。当时,仓库弹药储备很少,唯一的办法是从国内调运,而最短时间也要3天。经过周密筹划,赵南起大胆采用汽车接力从丹东运送的办法。方案启动后,仅用了15个小时,3万枚手榴弹就从国内运送到了上甘岭战场上的志愿军15军。

赵南起与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参加活动

下篇:他转入地方工作,洪学智上将特招到总后,授上将前,收到了举报信

赵南起,似乎天生就是搞后勤的“将才”。1945年11月,由于敌人的封锁,东北人民自治军吃饭成了问题。当时18岁的赵南起组织100多人,自告奋勇地要给部队筹粮20万斤。结果,不到两个月时间,竟然筹集到了25万斤。这让周保中副司令员很震惊,亲自用他的战马送赵南起去军校学习。让他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邓公接见赵南起等领导

抗美援朝结束后,赵南起拒绝留在朝鲜,谢绝了朝鲜女护士挽留,1958年最后撤回到国内。先后在吉林延边军分区任政治部副主任、政委和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委书记(当时有第一书记,实际相当于副书记)。

令人佩服的是,赵南起主抓吉林省农业工作,全省粮食产量等4项年增幅都跃居全国第一。这一成就,引起了洪学智上将的关注。1985年,时任总后勤部长的洪学智提名,赵南起调任总后任副部长。可是,在拟任总后勤部部长和授予上将军衔时,收到了一封来自吉林省的举报信。

赵南起与刘华清、秦基伟在一起

这封举报信的署名,是“吉林省的几位离休干部”。几位休离休干部怀疑赵南起是韩国的“特务嫌疑”。

赵南起确实有海外关系,出生于韩国。弟弟赵南元1945年回到了韩国,失散34年的弟弟曾多方寻找在中国的哥哥。

六星上将洪学智(两次授予上将军衔)

收到举报信后,赵南起主动报告了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经过调查,还给了赵南起清白。没有影响赵南起任总后勤部长和军事科学院院长,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当选为全国第九届政协副主席。

不要忘记了赵南起上将

2000年4月,赵南起时隔60年后访问了他出生的地方。2018年6月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这位抗美援朝“打不烂、炸不垮钢铁运输线”建设的幕后英雄,值得我们铭记和点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21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