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经济格局巨变,如何影响中国和世界?
2020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一年、是令每一个人都无法忘记的一年,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有太多的遗憾,也有很多无法预料到的惊喜。
2020也是世界巨变的一年,各种事件令人目不暇接。真切的让我们感觉到了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
就在2020最后时刻,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北京时间12月30日晚,在2020年的倒数第二天,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是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后,中方在今年年末所参与的又一项重大经济协定。
始于2013年开始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经七年,前后经历35轮磋商,不说欧盟此前28个成员国,即使在英国脱欧之后的27个成员国,也是众口难调,就连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都换了几茬,欧盟“三巨头”变成了“两巨头”,在此期间更是有美国不断地干预和搅局。
让原本就艰难的谈判,更是充满了变数。虽然情况复杂,但是通过双方不断地努力,终于扫清了障碍,获得了重大突破。
在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之下,这项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引来全球媒体瞩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该协定称为中欧关系“重要里程碑”。
中欧投资协定如期达成,这是中欧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也有人说这是史诗级的利好消息。也是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同时此项协议的签署,也正在加速世界格局的转变。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落地,是中国继RCEP签订之后,对外交往和经贸活动的又一重大胜利,有效的突破和消解了美国的战略围堵。而对鼓吹“新冷战”的美国反华鹰派来说,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欧洲为什么要顶住美国的压力,如此齐心的与中国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呢?
一方面,欧洲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欧盟成为重灾区。同时,疫情严重更是加重了欧盟成员国各自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大欧盟内部矛盾分歧,甚至威胁欧盟团结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新冠肺炎疫情于3月份暴发,多数国家于3月中下旬至4月底才实施封锁措施,作为以美国为标杆的欧洲众国,在疫情开始之际,跟随美国不断甩锅,却忽视了国内的疫情防控。导致疫急剧爆发,以英国为代表的响应美国号召的一些国家,寄希望于全民免疫战胜这次疫情。错误的思想导致了众多无辜生命的消逝。
随着疫情蔓延,欧洲经济随即陷入大幅衰退。欧盟11月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认为,今年欧元区经济将衰退7.9%。
疫情对欧盟经济的结构性影响是深远的,如政府债务上升、财政赤字增加、投资和消费信心减弱等,将使欧盟经济长期低迷。
更糟糕的是,低迷的经济将导致大量的人员失业。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近2200家公司展开调查发现,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在未来6个月内,欧洲会迎来严重的破产潮,将有10%的中小型企业破产,这意味着将近9000万人会失去工作岗位。
为此,欧盟各国纷纷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和金融扩张政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数据,今年欧元区财政赤字率预计将升至7.5%,政府债务率升至97.4%,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二、美国“自顾不暇”,“美国优先”,抛弃盟友。
期盼美国能拯救欧洲的美梦破灭了。
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自从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后,美国拯救了欧洲经济,欧盟也对美国有了一定的依赖。
美国借着与欧盟的关系,打压中国的芯片技术发展,又对中国这块巨大的肥肉市场垂涎不已,同时暗地里想方设法阻止欧盟国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增长。
指望美国拯救欧洲,无疑是与虎谋皮!
就美国自身而言,已经自顾不暇,2020年是美国经济由盛而衰的开始,由于对疫情的傲慢和无理的甩锅,导致了美国成为全球无论是确诊还是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
据雅虎财经报道,11月份美国失业率为13%,而在 4月美国失业人数达2050万,失业14.7%,创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值。
为应对停工停业,美联储疯狂的开动印钞机,时至今日,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超过27万亿美元。天量印钞令美国楼市火热异常。富人趁机购买房产,企业则忙不迭地争相发债,创出历史新高。
花旗集团预测,随着外国投资者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现有美国资产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2021年美元可能会再下跌20%。
分析认为,由于美国股市估值过高,利率不跟随通胀,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回暖,这些因素都会打压美元。投资者可能会抛售美国资产买入其他资产。
再有就是,美国大选已定,但是政权的交接却是闹剧连连,也给美国的经济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今日的美国虽然对我国企业是各种制裁,但是外强中干,千疮百孔的现状已经无力其他了。
大雪纷飞,美国的经济寒冬将更加的寒冷而漫长,挥舞的爪牙已经牵动了自己崩裂的血管,看似异常恐怖,但又能坚持多久呢?这不刚刚明理宣布封锁中国芯片,暗里就放开了各种通道。
疫情危机与地缘政治博弈叠加,导致欧洲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也暴露了欧盟的脆弱。
纵观世界经济,惟有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并且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重任。在如此极端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因此,中国也让欧洲看到了救星。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不可忽视的发展速度,也让欧盟看到了摆脱美国剥削压榨和重振经济的前景。正如国家领导人所强调的:中欧投资协定展现了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
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已经展现出与中国贸易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证明当下唯有中国才能挽救欧盟。
中欧协定对我国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投资协定有利于双边贸易互惠和经济增长。目前,中欧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和出口市场。2019年中欧贸易总额达70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充分表明中欧贸易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在2019年,欧洲对华投资73.1亿美元,而我国对欧洲的投资75.9亿美元。
此前中欧双边投资还存在诸多限制,投资协定在能够有效破除双边投资阻碍,为企业投资提供稳定、开放的法律环境和营商环境,释放投资潜力。此外,欧盟受疫情冲击的严重,经济严重受损,也是我国资本输出的好时机。将给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吸收更好地商业项目,创造更多的利好。
其次,投资协定的签订有利于逆转反全球化浪潮,维护自由开放的多边经济秩序,重树全球化的信心。
这几年,以美国为主导的“逆全球化”加剧,美国的霸权主义抬头,不断通过政策,封锁、遏制中国企业及国家的发展,此项协定的签订,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封锁,欧盟和中国强强联合,将有力的反击美国的霸权主义。我国此前签署的RCEP协定构建了亚太地区统一开放经济体系,同时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同样有助于促进欧盟和中国之间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第三,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有助于挫败欧美少数政客与欧美联合打压中国的图谋。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一些政客一直鼓噪欧美民主国家联合起来抗衡中国。以英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美国追随者更是频频制造事端,尤其澳大利亚更是有点过火,这次中澳贸易必须给予严重的警告。
中国和欧盟的利益联动,将创造更好地经济合作基础,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蓝图下,实现我国跨越亚欧大陆的贸易版图,更可以通过欧洲向非洲延伸。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技术引进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解决一些“卡脖子”的问题,提供解决的相应的支持。
现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就是美国和欧盟,以及中国。中国在世界上属于最大的市场之一了。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围绕着这三个经济体展开,曾经美国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可以说将快速的三足鼎立所取代。中国的崛起不可忽视,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复苏。
此外,英国成功脱欧,是否达到预期?
2020年12月30日匆匆从布鲁塞尔飞向伦敦。机上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刚刚签署的脱欧后的英欧贸易协议。
与此同时,英国议会迫不及待的讨论,并火速决定完成立法。英国首相约翰逊拿到布鲁塞尔版本后,马上在镁光灯下签字……
英国终于达成了心愿,成功脱离欧盟。欧盟从此变成了27国。虽然欧盟少一国,但减少了英国地困扰。
对于英国来说,脱离了欧盟,未来只能更加依赖美国,也算是向美国表明了立场,但是到底是否有利于英国的发展,那就得另说了。
这不刚刚脱离欧盟,就得急急忙忙与世界各国协商贸易关系,因为原本欧盟的相关贸易协定已经不能服务英国,只能自食其力了。
英国脱欧,也使世界的格局更加进一步的转变,当经济发展格局发生转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摩擦,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升级在所难免。毕竟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1999年1月1日欧元开始使用。1999年3月24日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对欧洲的经济局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001年10月7日,美英等方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交出涉嫌策划“9·11”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登为由,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军事打击。以此来挽回美国颜面,稳定国内的经济。
2003年3月20日,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此稳定了美国的石油能源的控制权。
如今,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美国经济首当其冲,内部矛盾加剧激化,但是美国的霸权之心不死,频繁制造摩擦。我们都知道中东近些年来一直不太稳定。
据“今日俄罗斯”(RT)12月29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批准可能向沙特卖出3000枚精确制导炸弹,并向整个中东地区出售超过40亿美元武器,声称这些军火交易用来保障美国“国家安全”。根据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的通知,向沙特卖出的3000枚GBU-39小口径炸弹的总价达到2.9亿美元。
除了向沙特出售的制导炸弹外,美国还向科威特两次出售大量军火,总价值42亿美元,用于购买一批“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备用零部件与导弹,还向埃及出售约1.7亿的飞机部件。俄媒称,在特朗普任期的最后几个月内,美国对外军售激增。
这些军火,进一步加剧了中东的战火。到底目的何在呢?
美国自己内部的问题还没有摆平,却不甘寂寞,不仅参与中东局势,更是频频对我国经济遏制,甚至还频频派出军舰越界我国南海。
另外,印度政府对中印边境的归属问题存在严重的错误认识,导致中印局势紧张。与此同时,印度政府正在谋求与美国“友好关系”的维系。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印来往密切,中印边境争端,不乏有美国身影参与其中,印度莫迪希望依靠美国,来制衡中国,可以说是狼狈为奸。但是中国已今非昔比,更何况1962年,在一穷二白的国情下,我们都能取得绝对的胜利,更何况今日。
当下边境对峙的两军状态就已经一分高下了,我军营地装备、后勤保障到位,太阳能营房,现代化通勤工具,切实地保证了营地战士的生活和守卫工作。
反观印度军队,单薄的帐篷,二手的防寒服,匮乏的物资供给,致使印军士气低下。
有关媒体报道,印度高官视察边境时,还专门为这些前线守军带去了蛋糕与糖果,但就是这些小零食,竟然让前线士兵非常兴奋,这足以看出这些士兵们的物资有多么短缺了。
更为严重的是,据俄罗斯塔斯社12月5日报道,近期传出的照片和视频显示,印军前线的士兵疑似冻死后被装进了睡袋直接处理掉了。
印度的莫迪政府难道能够依靠信念战胜严寒吗?这场对峙战,结果已经明了。
另一方面,原本认为绝对优势完胜的印巴冲突陷入战火困境,巴基斯坦为自身防卫而战,更有世界各国的支持,印度进退两难。
2020年12月,中国官方已经公布信息中国将会向巴基斯坦出售50架翼龙Ⅱ, 武装无人机。
在疫情再次反复之际,印度国内已经是灾难沉重,肆意惹事,只能害人更害己。
此外,美与伊朗矛盾不断激化。2020年初,美国无人机干掉了伊朗名将之花苏莱曼尼;2020年尾,据信是摩萨德猎杀了伊朗顶级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
回首2020,可谓是天灾人祸齐聚,美国在衰退的道路上,不甘寂寞,世界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因某一国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崛起已是必然趋势。但面对内忧外患的世界形势,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不断地强大自我,才真正的拥有话语权。
2021已经开始,世界的格局转变进程已经开始,旧格局的破碎,新格局的缔造,总会伴随着很多的突发事件。因为每一次变革都不会太平静。
最后引用《今日俄罗斯》评论的一段话结束,《今日俄罗斯》评论称,结果是,大西洋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拜登着重建美欧关系将更加艰难,他必须接受现实:中国不是苏联,而是一个日益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超级大国,世界各国都希望与之接触,而不是打着所谓的共同价值观这个幌子孤立中国。否则,被孤立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很明显,中国赢得了2020年的胜利,特朗普对这场胜利的贡献比任何人都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