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林彪上级,朱德得力干将,若不意外被同乡叛徒杀害,开国必是元帅

林彪上级,朱德得力干将,若不意外被同乡叛徒杀害,开国必是元帅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些为创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人民,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周恩来前去视察筹建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看到革命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回想起曾经的革命岁月,一时间触景生情,然而看着看着,周恩来突然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没有王尔琢的照片?

工作人员表达了困难,王尔琢同志牺牲太早,没有找到相关照片。

这时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给革命历史博物馆下达了一个重要的命令:“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革命博物馆的同志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张王尔琢的照片,没有辜负周恩来的关怀。

现在很多年轻的同学,对革命历史不了解,可能会产生怀疑,这个王尔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能让周恩来总理如此挂念?

王尔琢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曾经有人评价说,如果王尔琢不意外牺牲,必是开国元帅,因为作为林彪的直接上级,王尔琢去世之后才由林彪接替了他的位置。

200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11部门联合组织评选100位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尔琢名列其中。

在土地革命初期,王尔琢以对党坚强的信仰,对革命昂扬的斗志,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年仅25岁时就被同乡叛徒杀害,实在是可惜。

1924年,广州国民政府创立的黄埔军校开始招生,21岁的王尔琢报考了黄埔第一期,当时很多人报考军校单纯的是找个差事,混口饭吃,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王尔琢却不一样,在没进入黄埔军校期间,王尔琢就接触了很多进步书籍,并且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宣传爱国运动,20岁的时候就加入了社会主义共青团。

当听说黄埔军校开始招生的消息,王尔琢毅然放弃了在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附属中学的课程,投笔从戎,加入到救国救民的行动中来。在湖南初试时,王尔琢的一篇《试述黄埔军校之志愿》让主考官何书衡赞赏有加,复试时的主考官毛泽东也十分欣赏,王尔琢因此顺利考入黄埔军校。

在军校学习期间,深受时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关注,周恩来时常找他谈话,将其视作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1924年年底,王尔琢在周恩来的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周恩来极力邀请王尔琢留校,继续担任黄埔二期、黄埔三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职务,在黄埔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当年年底,广州商团叛乱,王尔琢与学生分队一块去平息了这场叛乱,此后在东征陈炯明的过程中,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营长。

黄埔一期个个是人才,蒋介石一向视如己出,在中山舰事件时,蒋介石开始在国民革命第一军中“清党”,把共产党员全部清理出去,对于王尔琢,蒋介石却十分不舍得,想要以高官厚禄拉拢王尔琢,让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被王尔琢果断拒绝。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考虑到王尔琢的才华,蒋介石直接亮出底牌,只要王尔琢退出共产党,不但可以既往不咎,还可以擢升其为军长。估计很多人都抵挡不住蒋介石如此高官厚禄的诱惑,但是王尔琢却并没有动摇,他到黄埔来读书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革命,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时,共产党忍无可忍,在南昌举行起义,王尔琢奉命参加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意义却是重大的,它标志着我党开始独立掌控军队。

南昌起义后,部队开始南下,当时中央前委决定夺取广州,以广东为根据地进行二次北伐,但是当部队抵达潮汕时,却被击败。为了给主力转移提供时间,王尔琢率领三千人在三河坝抵挡钱大钧的一万多部队,战斗打响后,双方发生激烈对抗,王尔琢部顽强阻击了国民党反对派的进攻。为朱德率领主力撤退争取了时间,为革命保存了力量,经过转战后上了井冈山,完成与毛泽东的会师。

萧克曾经评价三河坝战役: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正是三河坝战役让王尔琢一战成名!

然而在撤退过程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势力的反扑,起义部队多次遭受重大挫折,当时部队生存条件很艰难,除了会受到地主武装的袭扰外,补给也常常得不到,有的时候几天都吃不上饭。一些立场不坚定的人,选择离队,尤其是中高级将领更是吃不了苦,对革命丧失了希望。

王尔琢始终没有想过要离开队伍,他不但没有走,反而跟士兵生活在一起,经常帮助那些伤员,在行军途中跟战士讲述革命道理,深受战士们的喜爱。

这跟以往的军阀部队大不一样,在红军的队伍中,没有等级秩序,不论军官还是战士都是一律平等的,虽然条件艰苦一点,但是却让战士们感受到了温暖。留在队伍中的干部,除了朱德之外,团一级的只有陈毅和王尔琢等人。

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人篡改历史,说将南昌起义队伍保存下来的部队带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是林彪的功劳。粟裕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给予明确的否定,八一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火种部队,就是由朱德、陈毅和王尔琢一块维持下来的。

当时条件特别艰苦,就连林彪都对革命都产生了动摇,曾率领几个人脱离部队,后来发现无法突破敌人的封锁,不得已才又返回了部队。

陈毅曾说:“南昌暴动,上井冈山,林彪起过什么作用?他根本是个逃跑分子。”

实际上,林彪当时在队伍中只是一个中下级军官,而王尔琢已经是高级指挥官了。

由于王尔琢工作很忙碌,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胡子更是长得特别长,有一次何长工就跟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满脸胡须,简直太像马克思了。

王尔琢想了想回复说:“革命不成功,不剃头、不刮胡子了。”

井冈山会师后,部队进行了改编,朱德担任军长,由于之前王尔琢在战斗中表现出极为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朱德破格任命其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兼28团团长。28团是三河坝保存下来的南昌起义部队,全团1900多人,是当时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在当时28团中中,林彪、粟裕、杨至成等人都在其中,只不过都是连级干部。

1928年五六月份,国民党多次派遣军队前来“围剿”红军,都被王尔琢率领的28团击败,为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红军刚刚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党内的一些冒进主义者就认为应该快速向外发展,要红军离开井冈山,向湖南发展。

毛泽东、朱德等人认为不能轻易离开井冈山,湖南省委却利用当时29团的思乡的情绪,命令29团取道郴县返回湘南,29团是湖南宜章农民军组成的,革命意志不坚强。

王尔琢得到消息后,前去阻拦,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指责王尔琢违背组织纪律,质问王尔琢:“究竟是你听省委的,还是省委听你的?”

王尔琢高声回答说:“我要对革命负责!”

但是杜修经还是悄悄带着29团开往湖南,1928年7月23日抵达郴州,第一仗攻城就被打败,所幸28团赶来,才不至于让29团全军覆没,但是经此一仗,29团也被打散了,后来清点人数时,不足上百人,都被编入28团了。此战被称为“八月失败”,是对红军的一次严格考验,王尔琢是冒着杀头的危险,才把部队撤了回来。

此后28团在王尔琢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在8月23日才返回到湘赣边界,与前来接应的毛泽东率领的第31团会合。

毛泽东握着王尔琢的手激动的说道:“你王尔琢保存了28团,功不可没啊!”

在随后的前委扩大会议上,决定了部队重返井冈山的方针。可以说,以王尔琢的资历与能力,如果不是意外牺牲,开国授元帅也是没有问题的。当时28团下辖三个营,一营营长就是林彪,二营营长袁崇全,三营营长肖劲。林彪就是王尔琢的直系部下!

但是就在这本以为脱离危险的时刻,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二营营长袁崇全竟然叛变,拉着队伍走了。

8月25日,在部队向井冈山行军途中,马上就要重新上山时,二营营长袁崇全忍受不了井冈山上的生活,率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带着六个连的士兵向敌人投降。

袁崇全不但是王尔琢的湖南同乡,还是黄埔一期的同学,是革命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湘南起义后随朱德上了井冈山,颇受王尔琢的照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经过了敌人的刀山火海都没有怕,最后关头却害怕继续过井冈山上的苦日子,选择了叛变。

因为袁崇全是地主家的阔少爷,以为闹革命就是风风火火,没想到闹着闹着竟然进山当了“匪”,而且每天不是吃红米就是吃南瓜,特别涨肚,条件十分艰难。

袁崇全窜通营党代表杜松柏,以及副营长等人决定带着二营的6个连前去投靠国民党。

当时四连连长粟裕等人识破了袁崇全想要叛变革命的阴谋,紧急情况下,率领4个连摆脱了袁崇全,他带走的只有第5连和迫击炮连。

王尔琢得到消息后,率领一营营长林彪前去拦截,林彪认为二营营长想要叛变革命应该不是一天两天了,因此应该立即派兵前去武力解决。

但是王尔琢认为自己跟袁崇全的私人情感很不错,又是自己的同乡和同学,不会拿自己怎么样,而自己的士兵他是知道的,更不会对他怎么样。

王尔琢说:“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

朱德提醒他说:“你平时爱护、关心士兵,战士们拥戴你。但叛徒是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还是打回来吧!”

王尔琢仍然坚定的说:“我谅他袁崇全不敢向我开枪!”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尽管王尔琢是一个对革命怀揣坚定理想的人物,但是也存在个人的弱点,对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警惕性不够。

王尔琢找到袁崇全带走的部队后,大喊:“我是团长王尔琢,是来接你们回去的!”

当听到王尔琢的声音后,士兵们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都放下枪打算回到革命的队伍。最后王尔琢找到袁崇全所在的房子,念及同乡和同学的份上,就没有顾及危险,直接上前劝说,希望他们一块回去。

袁崇全拿着枪出来,恼羞成怒,不管王尔琢怎么劝他,袁崇全就是要带队离开,然后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让人没有想到的袁崇全揪住王尔琢的脖子就开了枪,正好打在胸部,王尔琢当场牺牲,袁崇全则趁着夜色逃跑了。

可惜我红军中如此出色的将领,竟然被这样的人渣所害!

当然,袁崇全结果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尽管最后带走了一个排,但是到国民党那里并没有受到重用,枉为黄埔一期生。王尔琢如果投奔国民党,蒋介石会直接许诺一个军长;而袁崇全去了那边却是一个光杆司令,在刘士毅的部下当一个狗腿子,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仅仅半个月后,红四军就在攻克遂川县城后生擒了袁崇全。

经过公审后,袁崇全在全28团面前被处决,也算是王尔琢报了仇。

王尔琢牺牲后的当年年底,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商议决定把这副担子放到林彪的身上,从此开启了林彪在井冈山反围剿斗争中不断创造的军事奇迹。

有人说,如果王尔琢不牺牲,压根就没有林彪什么事,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没有依据的,我们不能要去夸赞一个人,就去贬低另一个人,当时的28团人才特别多,也是后来出将帅最多的部队,不光有营长林彪,还有连长粟裕等人。

林彪与粟裕等人能够脱颖而出,恰恰说明王尔琢擅长发现人才,在土地革命时期也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只要是人才最后都能被挖掘出来,获得重用。

当然,以王尔琢的资历和能力,如果不意外牺牲,被评为元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陈毅当时就说,王尔琢的牺牲是红军的极大损失。

朱德得知消息后,痛哭流涕的说:“我军失去一位能将啊!”

在王尔琢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亲自拟稿,由陈毅书写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并且对王尔琢为革命作出的贡献给出高度的评价,“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1981年,70多岁的萧克将军来到王尔琢牺牲的地方,想起曾经的学长、领导王尔琢,不禁潸然泪下,反复吟诵毛泽东拟稿的这幅对联。

革命道路充满了艰辛,并非一帆风顺。

有的人没有坚持住,反而背叛革命如袁崇全,最后被处决,大快人心!

有的人没有活下来,却始终坚信胜利如王尔琢,虽然牺牲了,但是人们会永远怀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付出鲜活生命的烈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91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