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一生,最艰难的事情或许便是学会承认。承认什么?承认自己的碌碌无为和平凡!身处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中,多少人耳闻着“一朝飞升”实现阶级跨越的励志故事,并且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于是,“成功”变成了一个目标,大家都不甘于自身的平庸。
所以,众人皆不愿成为李奎勇一般的小人物。足够平凡,挣扎求生,努力上进,却只得温饱,典型的社会底层。甚至,有些人看过《血色浪漫》之后,会对他嗤之以鼻,认为这个人不懂得把握机会,明明认识钟跃民这种“人物”,却选择“假清高”。
其实,假清高这三个字,十分刺眼,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是对是错,无人能有决断。不知何时起,成功成为了多数人的目标,愿意随波逐流成为一个寻常人,反倒是这个时代的异类。明明李奎勇身上无比神圣的高光点,竟也有人称之为“假清高”。
这里,已然说不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在微感凉意之后,难免直呼一句:你倒未必能活成李奎勇!
出生决定的阶级高度
李奎勇和钟跃民,一辈子的朋友,也是一对鲜明的对照。市井小民和大院子弟,在当时的年代,这本身便是一种难以对穿的阶级。当然,出生靠缘分,半生凭努力。他们的年代,有知青下乡,也有改革开放。是迷茫,也是机遇。
读懂那个时代需要足够的阅历,但读懂李奎勇的一生,只需要足够的赤忱和善良。不带着一丝功利之心,会发现这个人物,纵然一生苦难,但始终怀揣着对于世界的美好。
首先是碌碌无为,是其心甘情愿吗?不过是无可奈何。工人阶级的家庭,他作为长子,其实本可以过的更好些。但是,随着父亲的离世、兄弟姊妹们的渴望眼神,他便发现,自己无法孤注一掷。
生活,在逼迫年幼的李奎勇一夜长大,没人给他适应的机会。长兄如父,他必然要比其余人更加努力,才能够维持一家老小的开支。这份担当,并非与生俱来,是李奎勇在一点一点的艰难求生中领悟的。
李奎勇想过退缩或借助外力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吗?没有。年少时可以说他无知,那人到中年呢?他依旧没有选择和钟跃民伸手,这便是人品。当然,有人会称之为“傻”。
可做朋友,这样的“憨”和“傻”有什么不好?不谋其他,只为一腔热情。李奎勇和钟跃民做朋友,并非图谋钟高干子弟的家室。“搭顺风车”的事情,钟跃民主动给过机会,反倒是李奎勇一口回绝。
李奎勇始终清醒,保持着一份冷静。他明白何谓救急不救穷,自身的困境,单纯依靠当时飞黄腾达的钟跃民是无法摆脱的。反倒在无意识间不断消耗彼此的兄弟之情,何苦来哉?他做朋友,讲义气,不求回报,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世道,真真假假,连所谓朋友,都不过如此。人不遇到点儿事儿,真分不清自己身边吃喝玩乐的朋友到底是真是假。有个能说掏心窝子话的朋友,太难了。有个能把后背安心交给对方的朋友,更难!
很多人都羡慕李奎勇能和钟跃民做朋友,这意味着唾手可得的机会。但我更羡慕钟跃民能和李奎勇做朋友,落魄时挺身而出,没有酸言酸语的奚落和嘲笑,只有义无反顾的帮助;辉煌时绝不主动攀附,只会在背后默默祝福。
至于所谓的荣耀光辉,那本身就是属于小部分人的。社会的大多数,每日朝九晚五的生活着,为自己的一日三餐而奔波。这些人活的不开心吗?那倒不如扪心自问一句,自己是否就是这类人。你过的开心吗?
小市民难道就不配拥有喜怒哀乐,显然并非如此。人生一世,穷也好、富也罢,不过是物质带来的快乐与否。自然,没钱的时刻处处窘迫,但我们也在五谷杂粮的吃着,嬉笑怒骂的活着。
活在同一个世界、呼吸同一份空气,眼馋别人的成功,倒不如过好自己的当下。承认自己是李奎勇这样的小人物,真不可耻。甚至,很多人都达不到李奎勇这样的精神高度。
追逐一切,也勿忘精神高度
李奎勇的人生,太多苦难。他的一生,都在为家庭而活。年少时,为了家庭,义无反顾的选择放弃工人身份,奔赴农村讨生活。也不过是个懵懂少年,羸弱的肩膀却扛着一个家庭的生计。
他在自我牺牲的路上,奔腾不止。哭吗?累吗?自是必然。可一切过后,生活还要继续,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咬牙坚持。从始至终,他都只是在苛待自己。工分赚了给家里,饥寒交迫留给自己。可以自私,但心有大爱,始终不肯。这份高尚,委实难得。
生存面前,一切过于艰难。李奎勇起点太低,导致此后的努力,也不过是求一个温饱。而这样的起点,也注定他生命中很多东西不过是昙花一现。
这样想来也是残忍,明明享受过美好,但注定要被主动或者被动的夺走。例如他的爱情,三年爱恋,也就是一场回忆。李奎勇始终赤忱,对自己的恋人保持了足够的尊重。他觉得新婚之夜发生一切才是合理合规。但潜意识中,他始终在给女生留退路。
那个年代,贞操还是很重要的。李奎勇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不过是知道恋人的犹豫和挣扎,他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给对方足够的思考和抉择空间。谁没有私心,他也一样。贫瘠的家庭、嗷嗷待哺的弟妹,李奎勇的生活,对多数人而言,不过是个无底洞。
有这份自知,他选择了充分谅解恋人,对方的选择痛苦却现实。可这就是生活,义无反顾换回来的是一个看不到美好未来的明天,退缩了,也无妨。李奎勇给了对方足够的选择和空间,即便得到的不是自己期盼的结果,但也在预料之中。他求得,始终都是问心无愧。
这反倒令我想到了现在冒出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骗婚。当时,李奎勇是有机会身心兼得的,再来一个先上车后补票,一波操作下来,一切也就尘埃落定了。现今如此操作之流,倒不是没有。甚至更恶劣者,也不是完全绝迹。
社会新闻上,偶尔也能看到一些打码主人公的哭诉,被骗了多少钱、生了孩子等等,可一切已成定局。即便将来会有峰回路转之类的改变,至少那个当下,所有一切都是糟糕透顶,无可挽回的。
李奎勇正人君子的将一切扼杀在萌芽期,本身就是一种无比的魄力和坚持。这一层面上,他又高出了那些卑劣者。
有句老话说得好: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一朝顺风顺水还是逆向行驶,很大程度上就看与自己风雨同舟的人是何表现。那些骗婚者求名、求利、求财、求子……,其实斗不过是有所图谋,妄图用婚姻来解决目前的困顿。
婚姻成为了一块踏板,一朝飞升和一念地狱,不过是抬腿之间的选择。李奎勇的高尚,在婚恋观念上已经能显然窥探到了。
骗个青春无知的知青不好嘛?多个人帮他分担,有个人知冷知热,纵然终日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鸡毛蒜皮,但至少能求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怀中所拥,便是心中所爱。可他不,他爱的冷静自持、克制欲望,给予了对方最大的尊重。
一生渺小,一生高尚
李奎勇的好,是对家庭的责任、对恋人的尊重,以及对朋友的义气。他本可以不那么做,可他全都坚持住了。或许有人会感到不屑,总认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可这世上纷纷扰扰,哪来那么多莫名的善意。不过是一方情愿,一方坦然接受罢了。
人到中年,李奎勇经历了太多坎坷,失恋、失业、患病。他的苦难,好像从未结束。可在那么多苦难面前,他从未选择放弃希望。
钟跃民落魄,他拿着自己维系生活的出租车生意来“讲义气”,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孤勇。因为,一旦失去这份工作,李奎勇的生活只会急转直下。他所能依靠的,太少,每一样都显得弥足珍贵。
开出租车是他全部的收入来源,等价换算,这就是金钱。站在友谊和金钱的天平之上,他义无反顾的奔赴和钟跃民的友情,毫不犹豫。于是,二者之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常言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李奎勇是时常被钱困扰,但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光明大道。钱重要吗?自然,没钱寸步难行。可人一旦连情都没了,还算个全乎人吗?
同样都是电视剧,《血色浪漫》的李奎勇如此光芒万丈,却有些电视剧把“凤凰男”、“凤凰女”变成了贬义词。什么扒着有钱人的血肉可劲的造,背地用尽了腌臜手段,最终落得一个惨淡结局。两相对比,高低立判。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家推崇、仰望的是那些鲜明显著的富商名流、高官政客,因为足够光鲜亮丽。可褪去这个无限大的光圈,深深的沟壑横挡在两者之间。一面是平凡的人生、平凡的自己,不甘于随波逐流的平凡,难不成一直在自己鸡血的路上真能碰上狗屎运?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有些人,自身能力不过尔尔,偏偏做着衣锦还乡的大梦,整日里异想天开着自己的未来。对于自我的期望,不是开着什么豪车,就是住进什么豪宅,更有甚者时常抱怨自己命不好,投错了胎。怪罪父母不努力,没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未来。
可转换角度,为什么不是父母怪你不够优秀,没给他们带去一个颐养天年的晚年生活?一心妄图贪大成功,还不如脚踏实地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能够匹配如何的生活。能力范围之内的期望,那叫目标。超越能力的期望,多数就是奢望。
李奎勇深知自己的渺小,奔波劳碌的生活也就是图让老婆孩子过的好些。这有什么错?平凡是罪吗?我反倒觉得,嘲笑和不屑平凡的人,要么不知人间疾苦,要么自不量力。这个世界很大,但对有些人而言,这个世界太小,小到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是“名利”二字。
其实成功的定义可以很大,家庭美满、温饱安康、工作顺利、无病无灾……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成功。不用那么功利的非把人生框死,真要框住自己,就让自己努力去和李奎勇的高尚人品趋近。
平淡生活里,多少人产生过拼搏一场又何妨的念头。这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没什么对错。可想要热血的人去热血吧,别道德绑架那些甘于平凡的人。他们没做错什么,只是选择了平凡的生活,愿意做个平凡人。
回首半生,扪心自问,能活成李奎勇这样?至少,我不能。至少,朋友有难,我能帮,但必然把握尺度,不会将工作一起赌进去。我会犹豫和害怕,家人和朋友,金钱和友情,天平的倾倒毋庸置疑。
可李奎勇呢,义无反顾到令人钦佩。这就是高度,就是多少人活不成的样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