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最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战争依旧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抗战。
当时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联盟,依靠闪电战在世界范围内疯狂掠夺了一块又一块土地,流离失所与家破人亡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而作为亚洲主战场的中国,在那场战争中也变得伤痕累累,日本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呢?
首先,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它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敌军的铁蹄从东北踏至海南。所到之处,资源被严重洗掠,最严重的时期,他们还奉行了"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南京大屠杀"仅仅在敌军的恶行中占据小小一笔。人民的生命在战火中被无情吞噬,中国的发展进程也被打断。
除了战争中直接死亡的情况,战争所造成的的生态破坏也导致气象灾害频发。
1942年至1943年。河南地区接连发生大旱、蝗灾。当时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灾荒遍地,饿殍遍野,灾荒之后,瘟疫盛行,缺医少药的先决条件为病毒的繁衍提供了温床。更遑论,日本731部队在中国的所作所为,罄竹难书。
其次,资源财富被掠夺
战争历来发起的原因都与利益脱不开关系,即使用多么高雅的名字来为他冠名。战争的内核就是围绕利益展开的侵略。
日本历来是东亚地区的岛国,物资匮乏,随着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对于资源的渴求,已经找不到平衡的界点,向外扩张的需求,让他燃起了染指中国的念想。
战争期间,战备所需,敌军在我国大肆砍伐森林木材,疯狂抢夺财物,对于深埋地下的矿产等资源更是贪得无厌。据不完全统计,敌军仅从抚顺煤矿就获得煤炭资源2亿吨,华北华中地区也有许多煤矿铁矿被敌军控制。
对于农产品,1934年一年之内,敌军通过大连港等三个港口运回日本的大豆就有200万吨,是东北年产量的一半以上。对于工业的破坏,更是令人发指,敌军毁去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工厂。被占领地区的经济收益更是被通过种种手段被确认为日本经济的附庸。
对于财富的掠夺,不计其数,对于珍贵文物的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的,被破坏被掠走的属于中华民族的财富,已经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的痛。
最后,沦陷区群众受尽磨难
想要灭绝一个民族,一种精神,就切断它传承的纽带,敌军显然也是这么执行的。对于占领区,敌军实施了严苛的精神压迫管理。他们建立各种伪政权来作为统治的手段。为防止群众反抗,又建立了数量庞大的警卫队和保安队。
从思想上限制民众与任何新思想接触。将日本文化慢慢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孩子们直接开始日文本文化教育。毒品也成为了日本人驯化占领区民众的手段。在军事高压下,人民的思想与生活都布满枷锁,生活环境极端恶劣。
经历过如此侵害的中华民族,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行为卑劣的对手呢。敌军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根本就无法弥补,可是国共两党却都放弃了让他赔偿,究其原因,又是为何?
据有关资料显示,敌军侵华14年间,践踏了20余省,1500余县市,造成1亿人流离失所,2亿人沦陷敌占区。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人口总数达到4500万人以上,王府民所著的《蒋介石传》上如是记载。
按照1937年的美元币值计算,中国财产损失高达313.3亿美元,按目前的标准估算财产损失约5000亿美元。而当时日本的年收入才7.7亿美元,全额赔偿,日本需要赔偿整整40年。
抗战期间,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共计22次大会战,1117场大型重要战斗,38931场小型战斗,我国官兵共计伤亡321.56万余人,阵亡132.43万余人,失踪13.2万人。敌军伤亡约241.85万人。
按照以往的国际惯例,战败国必将做出赔偿,但实际上,这段历史被日本人若无其事地轻轻放下了。对于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破坏,日本人未曾付出相应的代价,并非是因为他们以诚恳的态度取得了被迫害者的宽恕。
最鲜明的对比就是日耳曼人,德国在二战结束后,坦然接受战败的结果,也自觉履行了赔偿义务,希特勒家族甚至履行了不再抚育后代的承诺。一直到今天,德国仍然在支付战争赔款,这一行为将持续到2030年。那么日本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可以游走于赔偿责任之外呢?
日本的主要赔偿方便是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当时委员长为什么会放弃向日本索赔呢?《蒋介石传》曾记载"委员长是出于对苏联的提防,欲使日本迅速恢复以遏制苏联"。
乍然一听,仿佛逻辑畅通,但细究当时的背景,却有悖于实际背景也不符合委员长的一贯作风。
委员长做出如上选择,可委员长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对此,成因却十分复杂。
赔偿伊始,委员长积极索赔
抗战结束后,委员长急需大量资金来投入内战,可关于索赔一事,美国的立场至关重要。美国在赔偿初始,就独自霸占了日本外乡。
当时,美国要求从严处分日本,厂家均撤除并充作补偿,这一点上与委员长的想法是契合的。苏联却持不同意见,苏联方面认为日本在国外的资产不应该归于补偿范围。
据测算,当时日本的境外资产总值约309亿美元,其中一半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委员长更是对这部分资产眼馋心热,曾表露过凡东北境内日本财富均归中国所有的想法,但对这部分资产动心的显然不止委员长一个人。
苏联方仗着师出东北有功,强行占有了东北的产业资产。苏军战后回撤时,不仅撤出了军队,更是强行拆除了绝大部分的产业装备和其余资产,切切实实发了一笔战争财。
委员长对这种无所顾忌的搜刮深恨不已。于是频频向美国发出处分日本的请求。委员长急需这笔补偿款来帮他赢得内战。
当时的美国对于中国的内战也是公然站队国民党,于是在1946年9月,委员长如愿拿到了日本30%的先期补偿。但是后来的内战中,尽管取得了补给,国民党军队依旧屡战屡败,颓迹难掩,美国也被耗光了耐心,开始转扶日本。
大势已去,被迫大方放弃
美国在扶持国民党失败后,开始转扶日本,以防日本转而进入共产党的阵营被赤化。决定做出之后,美国开始阻止人民党拆迁日本厂家。截至此时,人民政府仅获得2200万美元的赔偿,与5千亿的总赔偿额度相比,不值一提。
失去依仗的委员长在1951年9月的旧金山集会上,面对美方发出的"各友邦及其人民摒弃对日本的一切战斗补偿请求",人民党开始的态度是表示完全放弃补偿是困难的,但是在随后的威逼利诱下,选择了屈服。
最后人民党表示"对美方主意,应力争靠近",依旧保持了主动放弃的态度,一副亲日做派。
随后在菲律宾总统特使拜访时,得知对方依旧要索赔80亿美元后,委员长表示中方一个子也不要。解释称,日本败北后,国穷民困,联友邦不应再加重其负担,为免其被赤化,中方放弃补偿。
这一番言论,可谓是找了好大一块遮羞布。日方代表宰衡信岸介与委员长会晤时,表示
"我首先代表日本人民,谢谢蒋总统在战斗收场时不念旧恶的广博怀抱,使其时在陆地的200万日本军民得以平安归国。"
对此委员长表示:
"我年轻时留学日本,后来又流亡日本。其时受到了头山满师傅和犬养毅师傅的陶冶,所谓不念旧恶是日本人的军人道精力。若要致谢,不如去这些先进陵墓参拜一下。"
日本方回国后也对国内宣称委员长是一个老实的亲日派。
1952年,台湾与日本缔约了《日华合大概》,其中对于战争赔偿的条目,仅一句
"为对日本人民显露广大与友爱起见,中华民国主动摒弃依据《旧金山和大概》日本国所应提供之服无之长处。"
委员长甘为美国帮凶的下场至此也落下帷幕。
大国风范,见惜于民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972年7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开始走向正常化。9月25日,田中角荣走访中国,29日,中日确立邦交关系,在商议《中日团结公报》时,日方认为关于赔偿条款等事项已获日台条款的决议,不需再次申明。
周总理却严肃指正了这项错误认识:
"其时委员长已经逃到台湾,缔结日台条约时,他已经不能够代表全中国,时慷别人之慨。蒙受战斗的丧失要紧是在陆地上,咱们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开始,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补偿累赘而刻苦,因此摒弃了补偿的请求。"
周总理还表示,因为中国人民已经吃过这种苦,所以毛主席属意不要日本人民累赘补偿,由他转达给日方人员。而日方反过来不承情,却说是委员长说过不要补偿,这是意在凌辱。我是个性格温润的人,听了这个言论,都无法忍受。
赔款归根到底都是从百姓的腰包里拿出来的,比如庚子赔款,中国人民当时贫困潦倒却还要分摊大概每人一两银子的赔款,而现实情况还要严重的多。因为中国经历过,所以将心比心,即便是异国的民情也不能不顾忌。
从这个角度,也为战后日本的发展,都是从战争的废墟中重新建立国家,都要重新发展残破不堪的经济。
尽管1972年建交的时候,日方经济已经有所好转,但补偿款依旧是从人民的口袋里来,都是在加重人民的税负。
除此之外,日方在实际做出补偿的国家,例如对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补偿,都是采取物资补偿,所使物资也不是非常先进的器械,大多是把旧的器械翻新过,用来补偿。
既是补偿,多应悔过,态度应该占有一定分量,没有悔过之心,再加上主席也切实不愿加重对日本人民的负担,所以决意不再接受补偿。
由此,虽然表面看是日本方面并没有对曾经犯下的错误做出相应的补偿,国民党与共产党双方,因为形形色色或被迫或主动的原因,放弃了日方的赔偿。
在这件事上,日本看似占了便宜,做错事却逃脱了惩罚。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因为没有将赔偿行为进行到底,日本方面在这一件事情上永远都失去了被原谅的机会。
德国在战败后,认认真真履行当时定下的条款,完成所有的约定,虽然赔款尚在继续,但是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早已得到了原谅,即便是饮弹自尽的希特勒,人民提起他的家族也会有叹息。
一个国家,看重利益,也更应该有风骨。时至今日,日本人还在努力地抹去自己所犯下的罪孽,可是雁过留声,何况是几十万人的鲜血染红的土地,怎么会被忘记。
掩耳盗铃一般的行径,说不清是逃避还是自欺欺人,731部队犯下的恶行,依旧昭昭在目;南京大屠杀中每一个死去的生灵也都雕刻在石碑上,不知何时才能停止悲鸣;每一个垂垂老去的慰安妇也深刻着罪恶的痕迹,她们的余生都曾经用来努力温暖自己,只为了不在夜半惊醒时还战栗不已;每一个9.18警笛还是会响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