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网球,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西方人爱玩的东西,中国人并不拿手,因为近些年出了名的实力选手似乎也就只有李娜而已。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就有网球天才了,她叫胡娜。祖父是我国最早接触网球比赛的那一批人,而祖母则是校队篮球主力。凭借优秀的遗传基因,加上后天的个人努力,胡娜在15岁那年打遍大江南北无敌手,成为全国青少年女单冠军。
对于这样的人才,国家自然不会忽视,随即便将他纳入了国家队,开始精雕细琢。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胡娜便成为了亚洲女单冠军。有了这般实力也就有了挑战大洋彼岸网球大国——美国的资格。在1979年国家队回访美国,胡娜是选手之一。她看了美国网球的比赛,心中燃起了一团火。她和队友先后“扫荡”了美国和墨西哥,拿到了白宫杯和弗吉尼亚杯冠军,连澳大利亚网球传奇巨星罗德·拉维尔看到她的训练后都惊呼前途无量。
可因为当时国情的原因,国家队多次谢绝了西方国家的比赛邀请。这使得胡娜心中燃起的火焰让她开始躁动不安,她太想出名,太想成为职业选手在中央球场打一次球。经过多番交涉,我国终于恢复国际奥委会身份。在1982年,21岁的胡娜随国家网球队前往美国参加网球联合会杯赛,首赛中胡娜以2:0的成绩战胜日本选手,而中国队最终也以3:0的成绩击败日本队,可在第二轮比赛当天早上,胡娜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来她借机投奔了美国,并向当局寻求政治庇护。少了一员大将的中国队在比赛中实力大伤。最终惨败而归。国家队回国后上报了胡娜的事情,而国内各大媒体也开始声讨,最终胡娜被定性为叛国运动员。
然而为了一己私欲而投向美国怀抱的胡娜在美国过得并不顺利,没了身份的她并没有如愿地参加国际比赛。在1983年胡娜获得了美国身份,已经21岁的她只能从最低级的赛事打起,而对手都是些未成年的孩子,她后悔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把时间都浪费在了这些没有意义的事上。那么胡娜最后圆梦了吗?是的,她圆梦了,8年职业生涯,参加了16次大满贯赛,站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中央球场并与世界第三排球选手Pam Shriver较量。她圆梦了,还创造了中国人在美网赛事上的佳绩,然而她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她还能称作为中国人吗?
32年后胡娜又回到了祖国,在北京还和挚友办起了联合画展。作品中她频频展现自己的乡愁却招来各方无尽的谩骂,她追梦的故事看起来似乎是挺励志的,但一旦没有了底线,所有的理由、梦想都会黯然失色的。采访中胡娜一直强调自己那时实在是太年轻,太单纯,也太不成熟了,却从来没有丝毫愧疚与道歉的意思。国家利益优于个人利益,这是我国“举国体制”的核心,而那些为了个人利益投奔西方,卖国求荣的人也正是缺乏这种思想。打着“追梦”的旗号做出叛国的事情并不牛掰,只会一辈子活在故乡人的谩骂声讨中,令人感到恶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