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喜欢看网文的读者经常会看到作者发帖吐槽说,卡文了,憋不出来了云云。其实,对专业访古村、分享古村魅力的胡哥来说,卡文其实也是常事。
这倒不是说写不出来了,而是怕写不出所访古村的美丽人文景致,所以也是经常会焦虑。山西吕梁碛口镇的西湾村就是一例。
碛口古镇唇吻黄河水,背依吕梁山,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它的不凡历史、壮美风光、人文古迹被无数人赞叹过。
黄河碛口古镇。
这是九曲黄河第一镇,长期占据北方商贸的龙头地位。但是,要说碛口古镇仅仅凭着一座水旱码头就成为如今火热的晋商文化旅游景点的话,其实是不全面的。
真正使碛口古镇扬名世界的,不只是古镇本身,还有它周边的数个小山村,包括李家西湾、高家塔、小塔则、孙家沟等,它们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座掌控西北与华北经济往来命脉的商业重镇。
今天胡哥就来说说西湾村,就是这个古村,让胡哥迟迟无法下笔,一直卡文。不为别的,实在是因为西湾村太有特色了,古香古色得让人不知道从哪个角度说起。
西湾村古民居。
看地理位置,西湾村位于黄河边上的碛口古镇东南1公里处,是一个背山面水依山而建的小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全部都姓陈。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明末时,这里最开始并不是一个村子,仅仅是一片荒山坡地。在碛口经商的陈先谟,看中了这个地方,想把这里作为家属宿舍区,方便家人团聚。
因为晋商当时经商有严格的要求,外出经商不能带家属。所以,陈先谟就把西湾当作家属宿舍来兴建,当时的住宿条件简陋的很,就是些茅屋草舍。现在所见的成片豪宅是陈氏后人第四代的商业巨子陈三锡所兴建。
依山而建的西湾村古民居。
此后,历代皆有新修扩建,最终成为了一座封闭式、依山面水、层叠错落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
因为西湾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精致华美的古民居建筑群,独特的防火防盗排水泄洪构造,精雕细刻的装饰美学意义,使得它首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西湾村的民居建筑是一个经过预先规划的城堡式建筑群,而且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感。这得益于它有序的建筑分布、层叠错落房屋布局、宏伟气派的院落构造。
高低错落的西湾村古民居。
虽然都是依山而建,但西湾村的民居不像李家山村那样陡峭。因为山坡的坡度只有30度,以窑洞、窑楼结合的四合院古民居,一院一院,从上到下缓缓排列,前后空间较宽敞。
下层院的窑洞顶,就是上层院的庭院。院与院之间都有小门上下左右相通,完全可以不出大门走遍整个村庄。
纵向排列的窑楼院之间靠着5条略有弧度的弯曲小石板巷相分割,而且,这5条小巷子的命名也有着东方的神秘色彩,分别以金木水火土命名,呈东北西南方向排列,将一座座窑楼四合院分割开来。
西湾村弯曲的石街巷。
不仅如此,还有2条横向的石街巷,将古民居串联起来,最南边则是一道高2米的堡墙,留有3道大门可通,功能完备,安全可靠。
从胡哥实地寻访的体验看,无论是历经风雨的窑洞民居,还是兼具排水泄洪功能的石街巷,坚固结实、宏伟气派是第一印象。
那几百年的石墙、石街巷,用料扎实、做工精细,整个小山村经过了将近400年的沧桑风雨,还保留下了40多座完整的院落,堪称建筑奇迹。今天的所谓百年建筑,完全不值一哂。
坚固结实的石墙根基、石街巷。
整个西湾村因为是家属院的缘故,没有见到庙宇,比较大的公共建筑则是陈家祠堂、思孝堂,其他则是各种豪华的院落。有全部四檐相接的天井四合院,有上下层叠达4层的“克昌后”院,有雕饰繁复的进士院……
虽然都是窑洞院落,但各院有各院的精彩,每一处院落的石雕门匾、遍布门窗的木雕隔扇,墀头屋脊的砖雕,板门的看叶装饰等等,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富商巨贾家庭的富有和奢华。
雕饰精美的窑楼院。
我们从这些遗留下来的豪宅以及其完善的设施,可以推想古代陈家的财富与地位。这些院落见证了一位位富商的崛起,记录了岁月的无情。
正应了那句话古词句,多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现如今,昔日封闭的奢华古民居院落,现如今成了开放的观光圣地。西湾的独特之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黄河碛口古镇的商业繁华,也记录了晋商的一处步履印迹。
欢迎关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跟胡哥看古村】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山西碛口李家山这位导游大姐,你为生活努力拼搏的样子,真美
山西吕梁碛口李家山村的窑洞到底有9层还是11层?
山西古村发现一幅老门匾,四个字都缺胳膊少腿,到底有什么玄机?
山西介休一古村有两副神奇对联,难倒众多人,不查字典无人念对
山西临汾一座精美的清代石牌坊却与垃圾为伍,让人看了心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