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老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闻名遐迩,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其实,苏州还有一座博物馆,也因别具一格的建筑受到文艺青年的热捧,成为摄影师热衷打卡地。
这处小众景点,就是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花园北面,由著名建筑大师刘家琨主持设计。
金砖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近60亩,是在御窑遗址基础之上建造而成的。
博物馆像一座质朴的园林,亭台楼榭,长廊假山一应俱全;四周树木扶疏,绿意盎然,是市井喧嚣中的一方清幽之地。
金砖馆奇特迥异的建筑风格,独特的“光影”世界,深受摄影师的青睐。
那么,金砖馆有哪些景点值得打卡呢?秋嫣前不久与朋友们来到这里,拍摄了一些场景,分享给大家。
迂回曲折的长廊,古韵盎然
入馆的长廊古朴别致,这是金砖馆第一处网红摄影点。一条迂回曲折的灰色长廊,把各个分散的建筑连接到了一起,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走廊绵长幽深,两侧是蜂窝状砖墙。立体壁画再现了窑厂工作实景,可以清晰地看到制作御砖的整个操作流程。
墙面镂空设计,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格投下缕缕光影,人影飘逸,好似沐浴在万丈光芒中。
博物馆外立面砖石墙壁的设计风格有北方建筑的粗犷稳重;镂空的设计、光线的引入,又有着江南建筑的婉约灵秀。
高低起伏的地面富有立体感,游客站在长廊的光亮处,回眸一望,特有精神,气质出众。
或者倚靠栏杆眺望远方,浮想联翩。粗犷的建筑与秀气的江南女子,相映成画。
当你置身在富有空间感的长廊中,恍若间,仿佛穿越到了久远年代。
高大宽敞的大厅,极富艺术感
走进主楼大厅,空间十分宽敞,黑白色调,气势恢宏。建筑线条简约,极富艺术感染力,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门口强烈的亮光与室内灰暗形成鲜明对比秋嫣身穿鲜红外衣,站在门口凝视,背影很显精神。黑、白、红三色,在自然暗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靓丽。
上下楼梯设计成V字形,简洁抽象。洁白墙面,黑色线条,让人视觉上产生纵深感。情侣们站在楼梯间,深情相望,含情脉脉,如同一幅伉俪情深的版画。
置身空旷的大厅,伫立于纯白墙面前,身心舒展,身姿洒脱。在这里或站立,或端坐,都能拍出理想的人像照。
橘黄色的灯光柔和明亮,身穿纯色衣裳,站在明黄墙面前,背影显得朦胧唯美。
金砖旋转楼梯,充满神秘感
金砖旋转楼梯是弧形线条,给视觉上带来强烈冲击力。这里是摄影师追逐光影的打卡地。
顶部满月般的圆灯,很有意境感。幽幽的灯光铺洒在码放整齐的砖块上,折射出一种古朴的美丽,给整座旋转楼梯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楼梯弧形线条十分柔美,站在石级上仰视,好似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灰色条砖在青幽灯光映照下,更显沧桑的年代感。
俯视弧形楼梯,造型奇特,光线的引入让建筑充满了神秘气息。成百上万的砖块一层一层砌上去,站在底部,像是置身于一口巨大的井里,很有艺术美感。
设计师将北方的粗犷野趣与南方的精雕细琢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互相融合的文化感和艺术感。
古朴的仿窑建筑,独特的取景地
在二楼,有座古朴的仿窑建筑。高耸挺立,窑洞空间很窄小。透过窄长的窑门,望见空中的大吊灯,仿佛是光芒四射的太阳。
站在窑洞门口拍摄,如同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朦胧诗意。
年轻男孩在窑洞里摆着帅帅的身姿,洋溢青春活力。
灯光照射下的窑洞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
层层条砖,密密匝匝,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山峰。向上攀爬的身姿,呈现攀登者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精神。
馆内藏品丰富多彩,烧制过程介绍详细
博物馆内,介绍了很多有关古老金砖的烧制工艺: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等八道工序,也介绍了制砖的泥土选择、烧制技艺等。
博物馆通过“开物”、“成器”、“致用”三个层面完整地展示御窑金砖不同历程。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再现了砖工辛勤制作金砖的过程。
据悉,在明清时期,苏州产的窑砖质量上乘,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赐名供应砖块的窑场为“御窑”。
以至于“现在海内外留下的金砖,基本均出自相城”,据说故宫的每一块金砖,都来自这里。
2003年,第三次修缮北京天安门城楼,经专家严格比对后,最终选择御窑金砖。可见相城御窑金砖质量之高。
博物馆展出的物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让游客大饱眼福。
博物馆外围景色,清新秀美
金砖馆大门,有一排低矮的青灰色砖墙,古色古香。“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余秋雨先生的题字。
门口古韵淡雅的环境,也是留影佳地。
博物馆外面的小路十分幽静,两旁树木郁郁葱葱。望见对岸别墅式的民居,漂亮气派。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宛若一幅淡彩水粉画。
不远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座金砖馆就是隐匿于繁华的街市里,茂密的绿植隔绝了城市的喧嚣,显得格外清幽。
金砖馆距离地铁4号线孙武纪念园站比较近,步行约20分钟。也可自驾,景区停车场比较宽敞。
御窑金砖博物馆虽然对外免费开放,但需要当场预约,方可参观。
相城作为金砖的发源地,有着“御窑古城”的称号。虽然,传统的窑厂已经很少见了,但相城的“御窑金砖”被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令人惊喜的是,这座金砖博物馆不但保护了传统文化,传承“苏州制造”的底蕴与品质;而且设计建造了富有艺术氛围的空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让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御窑金砖博物馆,欣赏更多摄影作品,点击下面的搜索卡片,可以查询到很多信息。
本文特别感谢@长腿叔叔45
我是秋嫣旅行,一名江南女子,热爱旅行,喜爱写作。乐意分享旅途中的美景美食,喜欢就关注@秋嫣旅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