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湖南常德石门发展旅游的一点思考

湖南常德石门发展旅游的一点思考

作为一个石门长大的新深圳人,最近加入了石门发展交流群,对石门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想法,只是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深度了解这个行业,就说说我的个人浅见,权当抛砖引玉。





石门为什么旅游发展不起来:

第一,石门旅游发展不起来,交通不方便是最关键的因素。石门县目前不通高速,就算2020年底安慈高速通车,石门依然没有九成以上客流需要的石门到常德方向的高铁,安慈高速只是形式上解决了石门不通高速的问题。长沙到石门自驾需要三个半小时左右,遇到堵车五六个小时也常见。石门的景点除了夹山寺,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西北乡镇,从县城出发到景区需还要自驾(坡陡弯急)还需要三四个小时。也就是说从长沙出发到景区光路途就花费了一整天。


第二,景点分散是其中另外一个因素。石门最出名的景点一个是县城附近的夹山寺,一个是湖南屋脊壶瓶山,还有一个新开发的罗平长梯隘。夹山寺到壶瓶山120公里驾车三个小时,壶瓶山到长梯隘50公里一小时二十分钟。




如果真的想解决石门的旅游问题,相关的涉及人员,无论是旅游当局还是企业,都先需要解决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得去除本位思想,不要总想着自己的东西很好。

我们必须先想想,为什么人们不来?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不符合旅游的需求!


考虑的首要问题:人们为什么来旅游?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如果石门的旅游管理者和从业者没人去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就注定永远无法解决旅游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人旅游的目的都一样!

有的人旅游纯粹就是为了散心,去哪里不重要,走出去就可以(这个石门基本可以放弃);有的人旅游则是旅居性质的,很有规律,在极端的季节去寻找更舒服的地方(石门可以主打避暑发挥山高夏凉的优势);有的人旅游则是为了增加阅历;(壶瓶山需要增加科普馆的投入)

……

所以,石门的景点是要负责哪部分群体呢?

永远不要想着自己的产品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而是找到那群和自己的产品契合的消费者就可以了!

所以,考虑第二个问题:


石门的景点,作为一个消费品,有那些特质,能够满足哪些类型的消费者?

景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给游客提供体验的地方,是需要开发出来满足消费者,因此需要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而不是什么面子工程的角度。

壶瓶山景区就是一个集稀缺性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景区,它拥有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就不要再去过多叠加商业氛围,而是要让他纯净;


夹山寺也是非比较稀缺的资源,但是针对性的旅游模式却非常简陋。


石门的景区除了夹山寺,由于路途遥远只能能够作为三天以上的长假的景点,强行周末游由于游客疲惫毫无体验可言,会砸了自己的口碑。需要留待交通改善后才能开发两日游甚至一日游。


几个需要根本上改变的问题。

第一是同质性。

全国景点都是一个德行,都是工业化的小礼品为主,然后五湖四海混杂的小吃店,最后就是酒吧;用工业化的统一性思维去做个性化的旅游产业,必死无疑!

第二是急功近利的劣根性。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石门的景区商业化的进展太快,一开发一个景区就觉得在吃、住、购上需要痛宰游客!朋友说在外地40的补胎能够收你200块。

这简直就是杀鸡取卵!

开发景区是为了创造一个长期的产业,而不是一波一波的割韭菜!

如果抱着宰客的心思去做,那还不如不开发,不开发,别人大不了不来,开发了就是坏名声!不开发,以后还有机会,名声臭了,以后都没有机会了,而且当地人以后走出去也会被外地人耻笑。

第三是服务意识的提升。

旅游就是花钱买体验。换位思考我们作为游客,如果花钱旅游后还身心都不愉悦,你说会有好么?你还会说该地的好话?文本好的估计还会专门写篇文章批判一番。

石门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硬件的升级,那就从软件先提升!硬件设施不是很好,那就本色出演,但是你要让来的人对你心存感念,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是喜欢商业化的,那些背包客、驴友更喜欢纯真的乡土气息(壶瓶山可以大量吸引此类游客)。

所以,既然要做旅游,那就做好服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927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