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地摊经济”熄火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地摊经济”熄火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前几个月里,“地摊经济”在朋友圈被刷屏了。因为国家提出的“地摊经济”,让很多在“后疫情时代”被影响的失业男女们看到了“赚钱”的曙光。所以说,在那一段时间内,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地摊商品出来了,卖衣服的、卖小玩具的、卖零食小吃的......这时候,不少“宅男宅女”也走出了家门。不少人直呼,地摊经济或许就是下一个“致富风口”了。

很多人想着靠地摊“一夜暴富”,但是,如今已经到了8月中旬,在2个月之前爆火的“地摊经济”发展的又如何呢?

可以发现,火爆一时的摆地摊,在进入8月份之后明显遭遇到了“急剧降温”。路边的地摊少了很多,朋友圈也不再充斥着各种“出去摆地摊”的言论了。而“宅男宅女”们又重新坐在了家里,不想再出去了。

尤其是那种“三分钟热度”,以为借助地摊经济就能“暴富”的少男少女们,更是撤的比谁都快!那么,究竟是什么在阻碍了“地摊经济”的发展?

其实,接触了这一行的人很快就发现,摆地摊的门槛虽然比较低,但是赚钱的难度并不低。真正能在摆地摊中“月入过万”的,其实是少数。而“地摊经济”的降温是能预想到的,而与其说“地摊经济已经凉凉了”,准确点应该是“地摊经济回归了理性”。

促使地摊经济“回归理性”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发现并不那么赚钱。一开始大量人涌入“地摊”这一行的时候,是因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号召,所以很多人是“好奇”,认为在国家帮扶下,或许能顺着时机赚一笔。

但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这一行有多难!选品、销售、不怕累等,都是摆地摊商人需要具有的。而现在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也不都是赚钱的人。相反的,大多数都是“不摆地摊不行”,要靠着摆地摊生活、赚取生活费的“地摊老手”了。

第二,疫情结束,人们的生活开始走向正轨。很多人“心血来潮”去摆地摊,其实是因为疫情导致了失业、实体店主生意不好做等因素。所以,在找不到工作,店内生意也不忙的时候,不少人就捣鼓起来摆地摊。

但是,如今各地生活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当尝试摆地摊的人发现并不赚钱的时候,自然就去上班了。而复工复产让实体店生意开始转好,实体店主也开始恢复原来的工作生活。

第三,多地开始“叫停”地摊经济。虽说摆地摊的火热能给城市生活带来久违的“烟火气”,但是地摊的出现也加大了城市的治理力度,影响了市容市貌。尤其是很多并不适合摆地摊的城市,因为地摊经济的火热非常“苦恼”,例如北京。

北京是首都,是中国面向外国的一张名片,而地摊带来的“卫生管理”、“道路安全”、“食品安全”等,在老北京这个城市里,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有人会说,那这么火热的“地摊经济”,最后消费者图了乐子、创业者赔了又跑了,最后的“赢家”又是谁呢?

最后的赢家,应该只是那些前期有着库存的小商品加工厂了。因为突然火爆的“地摊经济”,让不少之前有着库存的小商品加工厂很好的“去存库”了。

说到最后,地摊经济并不是不能存在,如果能够统一化管理,不给城市带来“麻烦”。也是一件福利社会、福利百姓的好事。

但是,这也要“因地制宜”,例如北京等城市不合适开放“地摊经济”,我们也不应该强制上街摆摊,这无疑会引起更大的困扰。为此,你觉得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69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