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期待与挑战并存: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面对风险挑战,为了巩固经济发展成果,顺利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坚定推进“六保”。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而“六稳”之首是稳就业、“六保”第一是保居民就业。不难看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快经济全面复苏,促进就业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一方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就业带来收入、收入维持发展,就业稳则民心稳。另一方面,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保障就业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就业岗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就业直接影响着复工复产和经济全面复苏。与此同时,做好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直接关系着保持社会稳定和决胜脱贫攻坚。
北京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应对疫情等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北京市将“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放在首要位置,以各项积极政策作为引导,扎实落实落地。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北京市下大力度打出促进就业“组合拳”。2020年7月15日,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措施》,对于全力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该说,北京市新出台的稳就业工作措施,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的一次全面升级,9项内容精准聚焦,突出就业的根本作用,促进经济全面复苏。措施首先强调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来带动就业,推进新基建、培育新业态、激发新消费,将就业问题融入到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过程中。企业是吸收就业的主体,措施重点提出运用金融政策、补贴支持、减税降费等方式扶持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外来农民工等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主体,措施提出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切实做好重点主体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措施还重点关注了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就业市场需求,明确培训补贴标准,促进高质量就业。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可以丰富就业的范围和形式,围绕这两个方面,措施积极鼓励并提出了一系列便民支持政策。此外,措施还对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做出预警,并强调要重点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始终不断优化就业服务环境。不得不说,升级版的稳就业政策宏观规划方向、微观聚焦问题,有推进政策,有托底措施。新出台的工作措施对全市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出全面要求,对于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首都经济化为危机全面复苏意义重大。
稳中求进,稳字当先,稳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就业连着经济发展,连着民生稳定。通过打好稳就业的“组合拳”,北京在战胜疫情负面影响、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文/王夺奎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