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果可以穿越,一定要去宋朝的都城,感受一下《清明上河图》中宋朝的十二时辰,这时会发现,平凡生活,可以这样的精彩。
开封府
也许北宋的开封府,南宋的临安城,都没有唐时长安城那般雄伟、堂皇、气派、大度的王者风范,但它们更像是身边的亲人好友,亲切而自然,忙忙碌碌的市民,喧嚣过市的车马,丰彩艳丽仕女,风流神韵文士,热闹非凡的街衢,这市井的风情,不是更入人心。
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个向往,”择一城,终一生”。城市,能让你选择,并留下的原因,除了是安稳,惬意的生活,更多是因为,它是个有的温度,有故事的地方。
很多人会想到唐朝的长安,其实长安的生活,并不像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描写的那样丰富多彩。
因为大唐时代推行的是严厉的“禁夜令”。平时居民都住在整齐划一的坊内,商业活动也只限于东西两市。所谓坊。每一个坊有围墙,早晚关闭。唐代的市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易的场所,常设店铺,多数店铺群集一处,谓之“市”。
而商人也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即设有围墙的坊市内从事交易活动。坊市闭门后及开门之前,无故行走者将被打20鞭子。每晚执法人员以鼓声周知百姓“禁夜”开始;次日晨,钟楼响钟代表禁夜结束。
在唐朝一年中只有3天不“禁夜”,其余362天的夜间,民众不得在所居住的坊里以外从事任何活动。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有记载:“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唐长安城
真正开启全日制中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全属于自己的时代,就是宋朝。
宋朝开始,彻底的取消了“禁夜令”,公元965年,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三鼓(晚上的11 点~凌晨1点)以前的夜市不禁,后来逐步放开到通宵不禁,”耍闹去处,通宵不绝”。同时开始的“坊市合一”,取消了坊和市的限定,人人可以开店,时时可以做生意。
正是开放的商业化进程,让宋朝在经济、文化、教育,达到了史上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南宋临安城
那宋朝的商业有多发达呢?
繁荣无比的百货业
北宋的开封城,如果想逛街购物,可以去各种特色的商业街,像潘楼街南集中了真珠、匹帛、香料的商铺;界身巷则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高大,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及千万”;潘楼酒店下,是专门买卖衣物、书画珍玩;东去的十字街专营竹子制品;马行街北,多是医馆药铺;东西两巷,是大小货行,手工作坊。
除了日常经营的大小商铺外,还有大型的批发市场和定期的商品交易会,如大相国寺的瓦市,每月开放5次,开放之日,天南海北的商贾云集,各种货品琳琅满目,有江淮的粮米,沿海各地的海鲜,辽、夏的牛羊,洛阳、成都的酒,全国各地的水果,福建的茶叶,杭州的印本书籍,两浙的漆器,耀州的陶瓷,磁州的铁器,还有各种药材及珠宝玉器等奢侈品。更有诸多来自国外的商品: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南亚的象牙、犀角,大食的香料、珍珠等。
南宋的临安城,繁华更盛,临安城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俱是”,大街上的买卖更是昼夜不停绝,从五更早市开始,到夕阳西下夜市开张,只有到三、四更城市才能慢慢安静下来。在临安城外数十里,也是商铺林立,交易繁盛。
临安城里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商业区,当属御街。全国各地名产皆集散于此,商贾穿梭往来,一派繁盛。从皇宫北门和宁门外出来,沿着御街,两侧商肆林立。除了御街外,专业性的集市和商行遍布于城内外。竹竿巷,南宋时杭城编篱插花之细竹在此集市而得名;马市街卖马、皮市巷卖毛皮、菜市桥是蔬菜集散中心……而与清河坊毗连的高银街,是南宋著名的珠宝市场,买卖动辄以万贯计,故得名。
随着贸易的发展,临安城商品越来越丰富,吃穿用更加的便利,人们形容:“以前没有过的东西,现在都有”,甚至出现了“斛量珠玑若市米,担束犀象如肩柴”的现象。
繁华如斯的的开封府、临安城,怎不令心向往之。
各具风格的餐饮业
在开封府逛累了,口袋尚丰,可以到城里著名的酒楼,杨楼、樊楼、八仙楼大快朵颐,饮一壶各店自酿的美酒,点几道精致的小菜,看看助兴的表演,可登樊楼,俯瞰皇宫,或许你还会偶遇名士,可以一起把酒言诗,咏句:“不学空门不学仙,清樽随处且陶然。人情正可付一笑,生世元知无百年”。
当然,也可以随性而游,去找寻民间的美味,在某个巷口,一处坊间,闻香寻味,发现久违的美食: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薛家羊饭、梅花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郑家油饼、王家奶酪、段家熝物、石逢巴子肉。
口渴了,六月时节,在开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茶肆更是“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
蓬勃兴盛的娱乐业
看演出去瓦舍
如果想消磨时间,求得“浮生半日闲”,就可以去娱乐场-瓦舍坐坐,只要你愿意,可以在这里待上一天。瓦舍是由许多勾栏(用栏杆围成圈,以幕布围起来)组成的大型娱乐场所,一个大型瓦舍里多达五十余座勾栏(小剧院),可容纳数千人之众。每个勾栏里演绎的节目也不同,诸如有说唱(话本)、曲艺、杂技(踏索、吞铁剑)、傀儡戏、口技、相扑、耍猴等。
史籍记载,南宋临安城有瓦市二十多处,积善坊巷、后市街、乌龙巷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娱乐场所,其中位于今众安桥南的北瓦规模最大,《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分别演出杂剧、杂技、相扑、傀儡戏、说书、讲史等,昼夜不辍。
休闲游观花展
宋代旅游业也有一定规模,各大城市经常举办"旅游节",招揽游客,譬如开封的菊花节、洛阳的牡丹花节。洛阳牡丹花节时,比过年还热闹,城中所有居民,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皆插花。此节日一直持续到花谢为止。人们为此还制作了《朝京里程图》,这是南宋时期出现的,与今日导游图类似。图上标注了风景区的客栈、餐饮店、厕所等,方便人们出游。
观百态赏风月
宋朝风月场所业空前发达。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在宋一代,名妓林立:刘娥、甄金莲、谢玉英、琴操、李念奴、朝云、宇文柔娘、敫桂英、苏小卿、阎惜姣、谢素秋、李师师、花想容、莘瑶琴、梁红玉、谭意哥、严蕊。
东京汴梁有近一万家风月作坊,是宋的一大税收支柱产业。不仅有女妓,还有男娼。很多落魄子弟,不思进取,甘心卖肉。这种特殊风月作坊,时称"蜂窠"。宋徽宗政和年间,官方出台告示禁止,"男为娼,杖一百,告者赏钱五十贯。"女娼不能禁何况男乎?所以政令渐渐失去作用。南宋时期,此风更甚,临安新门外一带就是著名的男娼区。南宋著名词作家周密惊呼:"败坏风俗,莫此为甚!"
生动独特的夜生活
正是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造就宋朝夜间经济的繁盛,不仅汉唐不能企及,明清也不能超越。
北宋首都开封,南宋临安都是具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南宋都城临安的夜市与东京开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夜市中尤以“州桥夜市”与“马行街夜市”两处较大,东大街也是“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即便是禁地皇宫周围也有酒楼、店铺。宋仁宗时,半夜酒楼作乐喧嚣声甚至传入皇宫内,让仁宗皇帝也对繁华的夜市心生羡慕。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的“州桥夜市”一节,让我们约略知道开封府的夜晚,市面之繁华、商铺之稠密、钱财之富裕、物品之丰足。
“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敖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接下来,从朱雀门的曹家从食,“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到三更。”
除了吃,还有逛。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的““东角楼街巷”一节记载。
自宣德楼去东角楼,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
在这种热闹的夜市氛围中,演绎过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让多少俊男靓女邂逅了自己的姻缘,恰如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诗句。
繁华的夜市生活,浪漫了宋朝的夜空。
可历史有太多的无奈,宋朝虽然创造了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可是给后人印象似是国运不济,国力孱弱。这都与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对外少用武力,而以钱物换得和平的国策有关。所以辉煌的大宋朝,最后亡于蒙古族的元朝。
所以文明的传承,需要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强大的国力来保障,才能从容面对世事变幻,雄踞于于万世之间。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参考资料:范文澜《中国通史》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
周密《武林旧事》
耐得翁《都城纪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