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五一游记|画里黔江觅青色

五一游记|画里黔江觅青色

早听闻黔江山雄水秀,民风淳朴,令人神往已久。恰逢五一喜迎五天小长假,便和家人决定驱车前往打卡这处重庆“后花园”,探探这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神秘风光。

五一当天一大早,从主城出发,驶至三分之一里程便迎来前所未闻的隧道群,忽明忽暗的视觉体验宛如白天黑夜不断交替,甚是有趣。期间,每每驶出隧道,两旁翠绿的山便满当当映入眼帘,这满目皆青,令人对本次旅程充满期待。

画里黔江·品鉴濯水古镇的千年底蕴

午时,车队便到了濯水古镇,一行人带着行李入住了古镇自营的芭茅岛酒店,稍作休整,品尝了当地正宗的黔江鸡杂,特色的土家腊肉等美食后,开始穿梭于这座千年古镇的大街小巷。

行走在石板路上,沿街的商铺热闹纷呈,油粑粑在锅里翻滚,绿豆粉淋上热腾的臊子,米豆腐呲溜滑进嘴里,特色小食成为了游客们的心头好,随便踱入一家小店都是宾客盈门。

信步至濯河坝讲堂、光顺号等集结徽派和土家风格的民居建筑,抚摸着木雕花纹的门扉、斜靠于青石堆砌的陈墙、仰望着碎瓦层叠的屋檐,置身其间犹如与时空对话,偶有孩童推开门从屋里走出来才恍若隔世。这些老派的古镇旧址是古街难逃商业化运作下清流般的存在。

行至古街的漫步道,凭栏而望,脚下的阿蓬江娟秀柔美,蜿蜒曲折,游船行驶在江面上不断卷起水花,这幅画面着实令人着迷。远观享有“亚洲第一廊桥”的“风雨廊桥”,宛若一条长龙盘踞江上,气势浩荡。

傍晚将至,霞光渲染天空,为古镇镀上一层和煦温暖的橙色。站在接近一公里长的风雨廊桥上远眺,古镇的风光一览无遗。夜色渐浓时,华灯初上,廊桥被点亮,白日沉睡的巨龙摇身化作璀璨的星河,沉甸的历史变得轻盈,众人迎来好梦。

画里黔江·惊叹蒲花暗河的奇山趣石

翌日,酒店更换成了客栈,老板娘热情好客,一番叮嘱后便踏上去蒲花暗河的路途。

几经波折,终于乘上了观赏蒲花暗河的游船。作为阿蓬江支流之一的蒲花暗河碧波荡漾,在峡谷间流淌,集山、水、林、石、峡、洞、泉、瀑、草为一体,是非常罕见的岩溶地貌、水文和洞穴系统的完美组合。

发动机轰鸣,船只如箭离弦,江风拂面吹走了烈日带来的燥热,大自然毫无雕饰的杰作在眼前徐徐展开——天下第一刀、天眼、八人悬棺、天生三桥等自然景观令人应接不暇。船长忽然吆喝一声,打开船上的探灯,进入了1公里长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河。暗河区域阴暗潮湿,视线仅能聚焦于灯光照射的范围,增添了一丝神秘惊险之感,这些自然形成的峭壁岩石令人啧叹,后人赋予他们神形兼备的名字——观音菩萨、土家少女、八仙过海等,不由感叹自然与时间的鬼斧神工。

然此番之行仍有遗憾,溶洞和栈道正赶上翻新修建,起码大半年都难以重见天日。

画里黔江·征服芭拉胡的廊桥栈道

芭拉胡,土家语意“峡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世人评价它 “城在峡谷上,峡谷城中央”,成为了本次旅途的最后一站。水在脚下流,人在空中游,横跨两座山峰的5D玻璃廊桥绝非浪得虚名,与昔日我曾走过的其它玻璃桥相比,够高、够险、够刺激,俯视眩晕感便匆匆袭来,值得一试。

而后,乘坐滑索返回山底,徒步往山顶攀登。漫步空中栈道,赏峡谷峭壁直立,远山如黛,沿途的风光绿意盎然。登至正阳山脚,峡谷边绝壁之上的巨幅观音雕像早有耳闻,今仰望观之甚是震撼,观音端坐莲台,指洒圣水,面目和祥,令人敬畏。

立于莲花广场的琉璃拜佛台举目四望,可观黔江城市峡谷观音峡段的几乎全部景观,山峰层峦叠嶂,溪流蜿蜒曲折,好一幅“城即景、景即城”的水墨丹青。

结尾

三天两夜的黔江之行,也不乏游览了其它景点,因缺乏亮眼之处便无需提及过多赘述。黔江确是一处需要沉下心,走进去的好地方,绿郁的山群、荡漾的碧波、璀璨的星空、热心的当地人……都是令人不舍的缘由。画里黔江,青色常存,假以时日,定当再会。

文/图 王莹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09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