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交朋友的原则是:要么能够将心比心,要么能够互相帮助,要么能够共同娱乐,要么能够志同道合。大多数时候,我们也都是按照这一原则来做的;但还有些时候,出于不得不交往的原因或一时大意,就会交一些脱离交友原则的朋友。
交这些脱离交友原则的朋友,也许是因为业务上有往来,也许是因为共同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也许是粗心大意。说实话,大部分人其实也都没那么坏;所以,即使交一些脱离交友原则的朋友,也不必过于担心。但生活中有两种人,最难看透,切莫深交。
到底是哪两种人呢?《小窗幽记》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所以,这两种人就是,“默默不语之士”和“悻悻自好之徒”。
一、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
碰见“默默不语”的人,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心思“表露无遗”。
默默不语之士,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一定是别有用心的坏人。但无论他是不是坏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心思表露无遗。为何?倘若他不是坏人,连个话都不和你说,你还和他说个什么劲,无疑是对牛弹琴。倘若他是坏人,就更不能说了,说不定哪天就被他暗算了。
默默不语的人,说好听点,显得城府颇深,说的不好听点,显得十分阴险。
和一个城府深的人交往,总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全感。无它,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琢磨什么。和一个城府深的人交往,还会让人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无它,因为交往在于呼应,而这种人只接受信息、不反馈信息,犹如黑洞一般。
少数默默不语的人,其行为方式往往不可预测,不经意间你就会得罪他,从而遭到攻击。
默默不语的人,如果是城府深的人或不爱说话的人,其行为方式不至于超出你的认知;但如果是神经不怎么正常的人,往往你觉得很正常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都会遭到意料之外的攻击。
二、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遇见“性格偏执”的人,千万不能随意交流。
悻悻,形容怨恨失落的样子;刚愎傲慢貌。悻悻自好,指的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结合以上说法,我觉得“悻悻自好之徒”应该解释为“性格偏执的人”。既然是“性格偏执的人”,当然不能在这种人面前随意说话,更别说交朋友了。
性格偏执的人,总是强词夺理,根本不顾及对方的感受。
何谓“偏执”?就是他认为对的,容不得别人半点不同的意见,根本就不考虑任何和谐的因素,也根本就不给对方任何面子。与这样的人争论,无疑是气大气小都得伤身;与这样的人交往,你就等着哪天被气死吧。
性格偏执的人,为满足他的“极端自私”,经常会采取过激行为,而根本不计后果。
性格偏执的人,说白了就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性格,也许这种性格是天生的,也许这种性格是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无论怎样,都应该和这种人保持距离,因为你不知道何时他会采取过激的行为。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得理不饶人或无理取闹,他那种不依不挠的劲头,几乎没人能顶得住。
人类的交往,大多是秉持能预测对方未来的行为为原则,不能预测对方的行为,发生误判,就会产生战争。交朋友也是这样,之所以交某个朋友,是因为这个朋友是你能想象、能预测的人。对于以上两种人,怎么也看不透,也难以预测后果,甚至可能带来风险的人,绝对是不能深交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