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竹林,雨落芭蕉是为清;
远山微暮,炊烟袅袅是为清;
黯黯高云,萧萧冬月是为清;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是为清;
琴声瑟瑟,孤影和吟是为清;
非外物之静,是观心之若清。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唯安静之人,林中扫叶,园中侍花,耽溺书斋,满腹学识,心安意闲,志趣神清,与世情薄,与尘世疏。
想象那山中寺庙的夜晚,诵经声已经落,僧人们或已休憩,院内长椅落落,檐角上“叮铃”的风铃声,向着远方扩散,一缕月光穿过窗户,洒在木板、蒲团上,空气中只有檀香与静气。彼时的心,似风摇不动,雨打不湿,不逐纷扰,也无利欲,不凉不沸,安定下来。
静听堂前寒风起,岁暮落雪又翻书。临帖习字时蓦然懂得,世人为何总爱“宁静致远”四个字,恰似一个读书的妙人,藏书于室,亦藏富于心,外面风狂雨骤,她只安读闲书,手倦抛书,此情此景,此悟此怀,如花在野,如心离尘。
实则,一个人做到安静并不容易,须内心强大,处事不慌,收放有度,游刃有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一个人的力量越是强大,便越是摒弃喧嚷和嘈杂。安静的人坚守孤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热闹的人,钻进钻出,投机钻营,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大千世界里,喧嚣让人心神不定,有曰:声色不清,是人之大病。心存浊滤,则生纷扰;心存清趣,则生雅致。摒绝市嘈声,只闻花墨之香,以静修身,以静致远,静,亦是对生命的最好安顿。
内心愈安静,灵魂愈葱茏。安静,是岁月的气质,亦是岁月予人的慈悲。
文章来源/月印池文华,更多好文请关注公众平台
摄影 | 小白funn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9765.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坛花”一现的公知们
« 上一篇2020-05-04 03:20:57
五四青年节赋(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下一篇 »2020-05-04 06: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