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企业“又”要撤出中国了?最近,网络上流传出不少欧美、日本的企业要撤出中国的消息。有报道称,美国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提出,美国政府买单,让美国企业从中国撤回。
还有外媒称,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出了108万亿日元(人民币7万亿元)的抗疫经济救助计划,其中约有158亿人民币的资金资助日本企业让产线撤出中国,避免供应链过于依赖中国。
不过后续揭开真相,原来库德洛的表述只是“would pay”而不是“will pay”,说明是他个人的建议而非政府决策,也并非对企业的强制要求。另外从日本政府的文件原文来看,并未提到“中国”二字,主要是支持日本企业把产能撤回国内,因为新冠疫情凸显了日本本土在一些产业供应链方面的脆弱。
实际上,国际上一有全球性的危机,外国企业撤出中国的传言就成为一种“习惯”。正所谓空穴来风,任何事情不会没缘由的传言。每当全球性危机出现之时,各国都会有一种危机感,都想把粮食、产业留在自己手里,以防受到他国制约。
虽然全球化产业融合是大趋势,但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居安思危,真有一天别人的企业撤走了怎么办,不再把中国当作“世界工厂”了怎么办?今年疫情已经暴露出一些苗头,众多中国外贸企业的订单被延迟或取消,江浙、广东、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不少遭遇困难。
然而,困难的同时往往也是机遇。中国制造业如果能借此外力倒逼,“对自己狠一把”,扩大国内市场,未尝不是磨练自己、寻求更宽道路的机会。中国的人口相当于欧洲+北美,内需潜力巨大,如果能把内需做好,中国制造业日后面对国际变化将更游刃有余。
日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南大港的福建泉州,便加入到主动求变的行列。泉州市政府与拼多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泉州线上产业直播节,通过市县长带货、泉州好货馆、产业直播基地等一些举措,把内外贸市场结合起来,激活泉州产业带复苏。
其中,“产业直播”是活动的重要亮点,市县长带头走进直播间,联合品牌企业通过直播向全国网友展现泉州的南安、石狮、德化、晋江等地的产业基地,全方位展示泉州轻工产品“好货不贵”的实力。
泉州有7个过千亿产值的轻工产业带,有安踏、七匹狼、恒安等一众国内知名品牌,与拼多多战略合作之后,有望未来一年在拼多多上实现1000亿销售额。而去年,泉州全年出口产值为1400亿人民币。
事实上不只是泉州,广东东莞、浙江宁波、山东青岛等外贸和制造业重镇,此前都相继与拼多多合作。东莞的毛衣产业带和女装产业带上线拼多多的“拼交会”,宁波和青岛与拼多多战略合作推出宁波优品馆、青岛优品馆,未来一年数万家制造企业将集体组队入驻。
中国有句老话,求人不如求己。依靠外力,总不如靠自己实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今非昔比,早不是一双袜子出口赚几分钱、给外国组装一部手机赚几块钱的时代。哪怕有一天不给国外代工了,外国企业都撤走,中国制造也有能力扛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