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人社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2020年继续统一上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是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调整的范围是2019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并领取了养老金待遇的人。一些人从字面意义上觉得,2019年退休的人养老金上调了,2020年退休的人养老金没有上调,这不是会比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拿的少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有规律
2020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2019年退休的少发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养老金计算有自动调节机制,多数情况下产生的差别并不大。
首先,我们要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说起。目前来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带在计算的时候,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通过养老金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基础养老金一般是领取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15年最低基数是12%的社平工资,如果缴费时间长、缴费基数高能够领取到50%~80%的社平工资。
可以看出养老金是按照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如果社平工资不断提高,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会更高。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是这样一种模式:退休时计算一遍养老金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部分养老金就不会动了。退休以后,每年根据国家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调整待遇。每年调整的待遇都作为独立的部分,增加到养老金的构成里面。这样养老金出错的话有迹可查。
如果2020年退休使用的是2019年的社平工资,2019年退休会使用2018年的社平工资。社平工资不停的增长,晚退休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也会增长。
假设退休领取30%的社平工资,2019年退休使用的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是5500元,2020年退休变成了6000元。这样,基础养老金分别可以领取1650元和1800元,差距是150元。如果说没有养老金调整的话,这一部分差距可能会因为晚退休一天而产生,所以,有养老金调整以后,养老金的差距也会有效缩小。
可是问题在于,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是五六月份有各个社区的市进行公布。从2019年5月开始,国家要求推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统一采用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过去由于采用的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钱数一般比全口径高出20%~30%。所以,国家会制定一定的过渡性方案。不过目前有关过渡性方案暂时没有出台,很多地方领取的退休养老金处于临时性状态,并没有理顺。
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2020年退休的人员也使用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以后,就会比2020年相同情况的人养老金更高一些了。
一般来讲,等到各省市的社会平均工资公布,国家的过渡性方案出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都会理顺的。
像广东、江苏等地区,每年使用的新社会平均工资时间是从当年的7月1日实施,因此就会对1~6月份退休的老人进行养老金补调,这样就能够确保退休老人不吃亏了。
所以,不需要太担心由于养老金调整而造成新年度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吃亏,国家是有固定机制调节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