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使血脂升高的重要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肥胖患者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升高。肥胖者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则更明显。肥胖者餐后血浆乳糜微粒澄清时间较长,血中胆固醇水平也会随之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的水平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胆固醇包括俗称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它沉淀附着于血管壁,引起动脉硬化;还有所谓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洗涤动脉的功能,它可以把胆固醇运送到肝脏代谢。肥胖者不单只有总胆固醇值较高,且拥有的LDL较多,而HDL较体重正常者少,因而对健康存在着更大的危险。
众所周知,高血脂与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是威胁人群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了健康,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无论我们是否肥胖,都应该了解肥胖与高血脂之间的关系,积极控制体重,预防及治疗高血脂。
肥胖者的脂肪代谢特点是: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成分普遍增高,说明脂肪代谢紊乱。肥胖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相当高的可占55.8%。男性在60岁以后,女性在50岁以后,血浆胆固醇水平都将显著升高。
患肥胖病时,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堆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血脂患者容易肥胖。当这类患者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或正常时,血浆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血脂就可好转甚至消失。同样,体重下降也能使这些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血脂水平的下降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肥胖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是十分必要的。
但我们怎样来确定自己是否肥胖呢?通常,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我们可以通过体重指数来判定。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²
一般来说,男性体重指数>25,女性体重指数>24,就可以算作肥胖,而在肥胖者当中又以中心型肥胖的危害最为严重,统计资料表明:腰围/臂围比值增高者(男性>1.0.女性>0.8)常伴有血脂水平的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先兆。
10个肥胖9个高血脂?医生给出1条建议,比吃药效果还明显
统计表明,多数血脂异常的患者都有饮食不当的习惯,饮食中的热量过多会引起血脂升高。人们的日常饮食除了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外,也应该多补充黄ֹֹ花ֹֹ草ֹֹ油ֹֹ酸ֹֹ油脂化合物,维持脂肪酸平衡,其化合物能促进胆汁分泌,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动物的血胆固醇含量,化合物中所含的亚麻酸和亚油酸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作用,以降甘油三酯最显著,并能使主动脉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
在生活中,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坚持良好的作息制度。对于一些易引起血脂升高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也要尽量在早期发现,以便及时治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