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疑难病症之一。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常表现为排便次数一周内少于2~3次,大便量少、质硬,排出困难,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昏等症状,严重便秘者还可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健康和生命,损害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有效治疗的方法。
哪些情况会导致或加重便秘?
①饮食不合理
食物过于精细和摄入总量不足是老年便秘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②活动减少
活动量少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坐轮椅和卧床不起者。缺乏活动可致肌力减退,肠蠕动减少而引发和加重便秘。
③不适宜的排便环境
环境缺乏隐私性、卫生间较远,不能独立如厕或不习惯于床上解便等。
④不良的情绪
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和焦虑是便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抑郁和焦虑可影响排便反射,从而促使便秘的发生。
⑤药物影响
如钙剂、麻醉剂等;长期使用缓泻剂可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加重便秘。
如何预防便秘?
①补充足够水分
这是解除便秘的重要方法,建议每天至少要喝1700ml的水,夏天甚至要喝到2500~3000ml.而且,最好每天一起床就喝杯500ml的冷开水(冬天可喝温开水),以促进便意。不爱喝白开水的人,也别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取代,因为它们会利尿且抑制肠道蠕动。若实在受不了白开水,不妨改喝营养的胡萝卜蜂蜡汁、和肠道保养和顺畅的的花草茶、梅子汁及小麦草汁。
主食应以五谷杂粮和根茎类为主,多以豆类取代肉类以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取代肉类,常吃乳制品牛奶是天然的缓泻剂,每日应至少食用三份蔬菜、两份水果,才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平日多吃些有“嚼劲”的蔬菜如竹笋、芹菜等,与胡萝卜、包心菜、菠菜、莴苣、莲藕、南瓜、牛蒡、豆芽、洋葱等“好菜”,以及蒟蒻、海藻类食品(如洋菜、海苔、海带等),可以刺激肠壁蠕动、加速排便。水果中香蕉、李子、西瓜的润肠通便效果很好,可根据季节适量食用。富含油脂又有利于健康的食物,核桃、芝麻、松子也有利通便。
②改变静止的生活方式
每天有30~60min活动和体育锻炼。在促进肠蠕动的同时,也改善了情绪。在固定的时间(早晨或饭后)排便,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卧床或坐轮椅的老人可通过转动身体,挥动手臂等方式进行锻炼。
按摩腹部:平卧放松,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即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次序按摩),每次20~30min。
收腹鼓腹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反复做10min左右。
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即正常排便时的一收一放动作,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
③保证有良好的排便环境
便器应清洁温暖。体质虚弱的老人可使用便器椅,或在老人面前放置椅背。提供排便坐姿的依托,减轻排便不适感,保证安全。指导老人在坐位时把脚踩在小凳子上,身体前倾;心情放松,先深呼吸,后闭住声门,向肛门部位用力解便。
④通便药物使用指导
饮食与行为调整无效的慢性便秘,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大便干硬者可适当应用开塞露、甘油栓等导引,嘱病人保留数分钟后排便或遵医嘱予口服杜密克等缓泻药物,应用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治疗原发病中,因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的便秘时,应及时就诊,请医生调整药物。#我要上头条# #预防便秘# #老年人常见问题#
来源:王宜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4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