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警惕脑血管病突袭 ,好血管都是这样养出来的!

警惕脑血管病突袭 ,好血管都是这样养出来的!

脑血栓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长时间在家,很多人作息不规律,要警惕脑血栓或脑出血!

那么,到底哪些行为会伤血管呢?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养血管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因脑血管病造成的麻木

1、麻木突然发生

麻木的发生可能没有任何预兆,可在静息状态下产生,也可能在运动或生气时产生,还有一些在夜间突然发生,大多不用处理,会自行恢复。

2、麻木涉及范围较广,往往偏一侧

过了中年,很多人都开始出现脑动脉硬化,血脂在血管壁沉积。随着年龄增长,病情还会进一步加重,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发生脑梗塞。

3、症状跟体位姿势无关

有些颈椎病、腰椎病也会让人产生麻木感,但这种麻木是由于神经受压迫所致,有时体位改变,压迫解除,麻木即可暂时缓解或消失。

脑血管病麻木则与体位变化没关系,不会因为体位改变而消失,不过部分患者的麻木感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逐渐自行缓解。

4、往往伴有其他症状

除手脚麻木外,脑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肢体软弱无力、头晕、头痛、视力障碍 (视物模糊或复视等)、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下降),以及血压增高或偏低等现象。突然眩晕、呕吐、耳鸣、站立不稳也是脑血管病的先兆。

高血压有时还可能造成短暂脑缺血甚至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言语含糊、失语及昏迷等,甚至导致死亡。


二、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能治吗?

一般影像学上脑萎缩表现的老年痴呆,多数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不可逆的,只能尽量延缓病情,改善症状。但如果是脑血管病引起的,通过手术和对症治疗可以缓解。

建议多关注家中老年人的情绪、性格是否出现明显变化,反应、记忆力是否出现明显衰退等,早期发现,找准病因,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几种坏习惯最伤血管

  •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浓油赤酱、高油、高盐、高糖、荤多于素都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质不仅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血栓。
  • 长期吸烟会导致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香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 缺乏运动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诱因。长期不运动,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没有办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囤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最终堵塞血管。
  • 长期熬夜可能带来心梗风险。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 压力大,心情差,精神压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使血管变硬。

四、养护血管做好五点

  • 首先,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些食物易导致胆固醇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 其次,不熬夜。长期熬夜,身体内激素分泌周期出现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的张力。
  • 再次,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烟草中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以致形成血栓。
  • 第四,多做有氧运动。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瑜伽、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最简单的健步走,持之以恒都会使血管的弹力增强。
  • 最后,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态必不可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344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