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脑卒中患者有700万人以上,每年的新发病人数达到了250万,每年有超过150万的患者死于脑卒中,平均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脑卒中而死亡。当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脑卒中有"四高"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公众及医生正确识别脑卒中的发生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干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
1.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每天饮水要充足。
2.酌情量力运动,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3.克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久坐等)。
4.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二、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国推出了适合国人的急性卒中快速识别方法即"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人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已发布了"卒中急救地图"APP,民众通过关注微信"卒中急救地图"公众号,可详细了解卒中防治和急救知识,明确获知身边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长时间卧床也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及时康复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是综合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的纠正或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一定要尽早进行并贯穿疾病恢复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早期在病房的康复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及出院后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不仅需要康复医师团队的帮助,也需要社区、患者自身和家庭共同配合完成,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回归生活,重返社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1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