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38年,日军炮轰“老君台”,13枚炮弹无一爆炸,现象谁人能解?

1938年,日军炮轰“老君台”,13枚炮弹无一爆炸,现象谁人能解?

1938年,日军开始进攻鹿邑县。这天,军队到城外时,发现城内指挥点有两座建筑,左边是奎星楼,右边是老君台。日军误以为是国民党军修建的防御工事,于是下令炮击。

当时,炮手太郎美川按照指挥,架上了迫击炮,开始向左侧的奎星楼发生炮弹,奎星楼被击碎。然后调整枪口,瞄准右边的老君台。发射时,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又一枪打响了,但没有听到爆炸声。接着又开了10枪,但没有爆炸。

梅川太郎当时很困惑。他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弹药有问题吗?这时,愤怒的司令官亲自上阵装弹瞄准,发射了第13发炮弹。但在第13颗炮弹爆炸后,它仍然没有爆炸!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直到日本人攻进县城,研究了这个地方,他们才知道这个地方叫老君台。当他们看到庙中供奉的老子像时,都惊呆了,连忙跪在庙门外。他们不停地说着,请求原谅向老君台开枪的罪行,并祈祷能让他们平安回家。

后来,人们来到老君台,发现东墙、东偏殿后墙和老君台殿的柏树上有12枚炮弹。其中两发炮弹穿过大殿山墙,一个卡在横梁上,一个卡在老君台雕像前的神龛上,另一个卡在树枝上。

当时,有人说是因为老君的道行深,上天冥冥之中抵消了炮弹的威力,虽然这种说法带有迷信色彩,但是当时人们的科学常识并不高,很多人都相信了,连日本军都信了;也有人说是日本工人厌倦了战争,故意把炮弹做成“哑弹”和“臭弹”,所以十三颗炮弹没有响。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解释原因,留下一个谜团。

1997年,当年的日本炮兵梅川太郎等人再次来到老君台,并带来了“谢罪碑”,站在道观前向鹿邑人民忏悔。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之道,为而不争”,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的表现,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老子也说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意思就是说: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正所谓“仁者无敌”。

可见老子的理念是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是无道之举,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是用“慈爱”所进行的守卫战争,因此正义之师无敌的,必胜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088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