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金庸小说中的圣人:害我的人,我都会选择原谅

金庸小说中的圣人:害我的人,我都会选择原谅


张无忌是个凡人。

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缺乏英雄气概,一生总是受到环境影响,极少把控自我。成为明教教主是因为众人推举,义父又不在身旁,形势所迫,没有其余选择。不做教主是因为朱元璋设计,令他误以为徐达常遇春对他失去信任,只得悄然而去,自证清高。

当杨逍韦一笑提出让他做教主时,他大可以一走了之,远离江湖纷争,但此时的明教元气大伤,急需一位能够平衡各势力的人物作为领袖,拯救危机。当朱元璋设计陷害时,他完全可以凭借朱元璋对他的忌惮与自身的武功证明清白,而不是立马退位,隐居山林。

他的许多行动都缺乏主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因为一时的仁慈与犹豫,转手让给他人。

他大方吗?的确大方,但更多的是窝囊。他清高吗?的确清高,但更多的是不上进的结果。乔峰杏子林遭遇丐帮叛乱,果断自插六刀,以豪迈与行动进行反击。杨过面对世人对他爱情的不解,敢于反抗,坚定不移的与小龙女走到最后。

反观张无忌,显然缺乏棱角,随遇而安,像是一个凡人。面对爱情,更为明显,这也是他饱受诟病的原因。陈家洛将香香公主送给乾隆,是因为他无可奈何,为了民族大义只得放弃爱情。而张无忌却是在众女环绕之间,摇摆不定,自己也不清楚爱的是谁:

“这四位姑娘个个对我情深爱重,我如何自处才好?不论我和哪一个成亲,定会大伤其余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内心深处,我最爱的是哪一个呢?”

于是,他选择了不主动,不争取,顺其自然,依靠命运的无常选择爱情。


小昭去了波斯,殷离逝世,又认定殷离是赵敏所害,那么顺理成章,自是要与周芷若成婚。不料变生不测,大起波折,其后真相逐步揭露,周赵二女原来善恶颠倒,幸好自己并未与周芷若成婚,铸成大错。赵敏更公然与父兄决裂,则此事已不为难。

金庸说他笔下人物中与自己性格最像的是张无忌,因为他有缺点,和普通人更为相似。由此玩味金庸本人的爱情纠纷,颇有意思。其实,不止金庸,很多人的性格都像张无忌,代入感很强,他的种种缺点也就被明显放大了。

因为张无忌是凡人,所以他没有郭靖为国为民忙碌一生的爱国主义,没有乔峰以自杀身死换取辽宋十年安定的和平主义,也没有杨过不顾世俗追求以我的叛逆个性,更做不到令狐冲放荡不羁的浪子情怀。

他要做的只是自己,寻常、普通、优柔寡断的自己。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张无忌?没有棱角的凡人终究缺乏个性,他的缺点被明显放大,而他的优点又缺乏武侠世界中该有的英雄气概。于是在读者眼中,张无忌的种种都让人讨厌。


但同时他又不是凡人,更像是一位圣人。

因为凡人不会有张无忌近乎苛求的善良,不会有张无忌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不会有张无忌拿得起放得下的气度。

冰火岛,按书中描写的景色与路程来看,应该离北冰洋不远。张翠山与殷素素将偷来的十年放在冰火岛上,使得张无忌一出生便远离了江湖恩怨,处于父母与义父的万般关爱之中。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无忧无虑,岁月安好。

这样的童年使得他不知人间险恶,不重视自身利益,懂得慈悲,能够奋不顾身的帮助他人。谢逊给他讲述灭门之灾,他问的是:“他还能活吗?”张三丰带他求医,他想到的是三叔俞岱岩的伤势,何太冲对他恩将仇报,可看到何太冲面对蒙古人时的坚贞傲骨,心中不由的大力称赞。

他似乎永远都保持着对别人的好,无论对方是谁。


他与纪晓芙谈不上熟,却能够答应不远千里将杨不悔送到杨逍身旁;他因为胡青牛的一件往事,在光明顶撕开鲜于通的面具为胡青羊雪恨;少林峨眉昆仑诸派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却能以德报怨,在万安寺勇救六大门派;周芷若在后期犯下那么多错误,他也能够原谅,并不计较。

博爱、宽容、大度,人世间所有形容人格高大的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但也正是因为对每个人都太好,使得他在爱情中呈现被动。四位女子,各有各的好,他不忍心拒绝,他不知道如何选择,只有在最后周芷若逼迫他做出选择时,他才正视自己选择赵敏。

诚然,他做事不够老练,政治上过于幼稚,性格上太过软弱。但又有何妨?他不过是武侠世界中最像凡人的主角而已。他同情心泛滥,一心只念人家的好。为大义而忘私仇。但又有何妨,见惯了爱恨厮杀,多一个圣人又如何?

当然,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始终是污点,我不打算洗白。只是我想说,放眼金庸世界,谁没有一点污点?张无忌也只是个凡人呀。


再多扯一点。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之所以合称为“射雕三部曲”,不止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延续,还因为传统文化的三种体现。中国文化,儒释道相互包容,造就出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放之于作家笔端,便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相比于《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国为民的儒家典型,《神雕侠侣》中杨过的桀骜不驯的道家形象,《倚天屠龙记》则更重对佛家文化的挖掘。张无忌之所以保持仁恕之心,以德报怨,全是金庸以佛家思想为指导的刻意为之,而张无忌对女性的态度显然是人物性格的必然发展。

张无忌是凡人,同时又具备圣人的特性,多重的人格体现出他自身的矛盾,甘于平淡,侠义待人。却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他一步步被推向前台。

山洞救白猿,获得《九阳真经》,光明顶力抗六大门派,成为明教教主,万安寺拯救六大门派,获得了名望声誉。之后的灵蛇岛、屠师大会,皆是如此。因为仁恕,获得机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25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