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1银,24.69万美金,这是中国乒乓球队在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中收获的成绩。虽在异国他乡比赛,但乒乓球队也心系祖国,把全部奖金捐给武汉抗疫前线。
与此同时,国际乒联也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成立WTT世界乒乓球公司,举办乒乓球大满贯赛事。
丰厚的奖金、全新升级的赛事、专业的女子赛事……种种元素,让人们看到,乒乓球即将迎来职业发展的新时代。
赛事新格局
据国际乒联介绍,从2021年起,每年将设立4站大满贯赛事,每站比赛周期约为10天,分站赛奖金高达300万美元,由男女各64位世界顶尖高手展开对决,大满贯赛事也将代表职业乒乓球的巅峰。
提起大满贯,网球爱好者一定都不陌生。
开年大戏澳网、浪漫诗意的法网、高贵典雅的温网和热情四射的美网,四个顶级赛事就像四季一样各有千秋。
网球能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类运动,也离不开“四大满贯”的功劳。
古式网球本是供贵族玩的项目,英国人在伦敦郊外的温布尔顿小镇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锦标赛。
随后,美国和法国也相继举行网球比赛,激烈的比赛为网球运动积累了人气。以澳洲为首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组织了网球协会,并定期举行比赛。
这也是四大满贯发展的雏形。
从无到有、从小众到风靡,四大满贯一路为网球发展“保驾护航”。如今,四大满贯也已成为职业网坛分量最重的年度赛事,在奖金方面也十分诱人。居高不下不说,而且逐年递增。
数据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单位:万/美元)
反观乒乓球,目前世界公认的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为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虽然这三项赛事在积分上也有着主导优势,但在赛事奖金上,却无法与网球匹敌。
好在,世界乒乓球公司引入大满贯的概念后,预计乒乓球大满贯的分站赛奖金为300万美元。这为乒乓球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也表示,“我们希望提升球员对赛事奖金及赛事运营的满意度;希望通过提升收益,对成员协会进行再投资,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
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
此外,根据WTT世界乒乓球公司的赛事规划,2021年最多将有34站比赛,这会让运动员有更多参赛机会,也能向球迷提供更多观赛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WTT还将效仿网球,独立举办女子赛事。而对于广大乒乓球迷们来说,要做的就是搬好小板凳,静候高手们过招。
商业新布局
四大满贯对于网球的影响力不单体现在推动运动的发展上,其背后的商业价值也十分可观。
澳网每年都会吸引超过三十家世界各国的赞助商支持;温网更是与BBC合作了九十年的赛事转播;法网美网更是在门票收入及网球周边产品等部分赚得盆满钵满。
BBC与温网合作90周年的庆祝海报
多方的赞助和造势,使得网球成为了职业化赛事的突出代表,网球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相应不断攀升。
同为小球项目,乒乓球项目的商业化与网球相比显然还是一个朝阳产业。
国际乒联市场运营经理薛庆豪也表示,“我们发现在商业上,乒乓球运动还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国际乒联希望通过一些改变,向观众们展示乒乓球是一个很好看、很有吸引力的运动。”
其实,国际乒联早在2018年就聘请了专业咨询机构,以协助重塑乒乓球的商业经营模式。
而启用大满贯赛事,也是世界乒乓球公司分析了全球娱乐市场以及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协商之后得出的决定。
大满贯赛事的到来,势必会吸引到众多赞助商的青睐,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也会为乒乓球的发展助力。
看来,国际乒联正在描绘一张属于乒乓球产业的蓝图。
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也离不开运动员的功劳。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小威廉姆斯等网坛巨星都是世界体育圈的知名人物,各自的商业代言也不计其数。
费德勒代言某糖果品牌
然而马龙、张继科、丁宁、刘诗雯等虽在我国是家喻户晓,但是国际影响力方面却难以望其项背。
好在,国际乒联也在努力扭转这一局势。新的赛事结构、高额的奖金政策、专业的运营推广,属于乒乓球的巨星时代,也许就在眼前了。
对于乒乓球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对于中国这个乒乓大国来讲,更是好的苗头。
在姚明、刘翔、李娜纷纷退役后,中国体育一直缺少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人。而所向披靡的乒乓球队,一直被给予厚望。现在,有了大满贯,正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时候。
不过我们也该认识到,乒乓球与网球,无论是观赏度、还是普及度,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更何况,四大满贯赛事在网球领域都有着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各个环节都经过时间的洗礼。即便如此,至今有关男女赛事的奖金分配问题依然时常被提及。
乒乓球想要直接达到网球的成就,可能不像“Ctrl+C- Ctrl+V”那样简单。
不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乒乓球大满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3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