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孙杨被禁赛八年。
原因是孙杨违反国际反兴奋剂组织(WADA)相关规定,在接受药检时当着WADA工作人员的面,将药检瓶打碎,孙杨还撕毁了他填写的表格。
禁赛八年相当于宣布孙杨游泳生涯的终结,对于孙杨来说是相当残酷的惩罚。
这件事令人扼腕叹息,同时也发人深省:一个人不论你多牛,作为社会一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则秩序,不然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俗话说"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在法律和规则的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能够僭越规则之上。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多么重要!
01
孩子的规则意识,跟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很多父母不经意间成为规则的破坏者而不自知。
一位网友有个女儿,网友的朋友有个儿子,年纪比自己的女儿稍小。朋友的儿子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玩伴时,俩小孩常凑一起玩。几次之后,小姑娘就不愿意跟朋友的儿子玩了。
询问之下姑娘道出原委:俩人一起玩扑克牌时,每次小男孩在要输的时候,就开始耍赖,手里缺什么牌就直接动手从桌子上拿,完全没有规则意识。
姑娘告诫他:玩牌要遵守规则!但小男孩太想赢,根本听不进。
网友后来了解到,朋友的儿子放学早,父母没下班,都是由爷爷先接回家。男孩子好胜心强,孩子每次跟爷爷玩牌都想赢。当孩子不遵规则,耍手段赢得牌局时,爷爷不仅不责备,还称赞孙子脑子灵活,以后会有出息。
时间久了,孩子养成习惯,不管跟谁在一起玩牌,快输了就耍赖。懂点事的孩子都不愿意跟他玩,孩子特别孤单。
高尔基曾经说过:不守规则的人,难以称之为优秀,相反地,他们终将会因为妨碍社会正常运转而遭人唾弃。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将会遭人嫌弃,最终只会断送自己的未来。
02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规则能保证世界有序运转,只有当一切有序进行才能最大程度保障个人安全和利益。
生活中不乏规则的破坏者,小到插队的,贪小便宜的,短斤少两的,大到贪赃枉法,杀人越货的。
起初,他们会为短暂的便利而沾沾自喜,但最后,终将失去自己的信誉和他人的信任,严重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恶贯满盈的孙小果前不久被执行了死刑,孙小果的父母也分别被判处19和20年的徒刑。
孙小果的母亲从事的是公安工作,却没有因此严加管教儿子,让孩子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而是选择充当保护伞,一再利用职权和人脉袒护犯罪的儿子:
1994年,将孙小果的年龄从19改为17岁,逃避刑法严惩。
1998年,托关系,把死刑变成死缓。
孙小果两次濒临死亡,如果好好反省,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由于父母的袒护,最终令他不思悔改,对法律毫无敬畏之心。孙小果错误地以为:有父母在,犯了死罪也不用抵命。
孙小果的悲剧,错在他自己,但其父母难辞其咎。父母不顾法律法规,毫无原则的保护,让孙小果逐渐丧失规则意识,一个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必将走向毁灭。
03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功利,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平时调皮捣蛋些不是大问题。这样的父母往往催生出一大批熊孩子,熊孩子害人又害己。所以,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
那么,该如何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1. 规则意识的培养越早越好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就好了",有些父母认为"跟一个孩子置气,你至于嘛!"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年纪小就可以不用遵守规则。
年幼的孩子仿佛一张白纸,家长画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所以,孩子的规则意识应该及早培养,越早培养效果越好。等孩子长大再来教育,家长会悲催地发现,孩子长大会越来越不听话,此时再来教育事倍功半。
2. 赏罚分明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就应该赏罚分明。做得对要予以鼓励,做错了一定要及时指出来,并让孩子学着承担后果。
年幼的孩子规则意识不强,常常无法分辨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赏罚分明能帮助孩子形成是非意识,让孩子知道哪些是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规则的建立,免不了要遵守诸多条条框框,孩子大多数都不愿意被规则限制。让孩子承担相应后果,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所忌惮,不轻易突破规则的限制。
3.父母的榜样作用
董卿曾经说过: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父母应该先变成那样的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大程度是对父母行为的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孩子诚实,父母必须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要孩子守信,父母必须说到做到,言出必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父母应该约束自身行为,增强自身的规则意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03750.html